假性动脉瘤一般发生在较大的动脉,是动脉由于被锐器伤破裂出血,血液在软组织内形成血肿,并与动脉直接相通,随心跳而搏动,故又称为搏动性血肿。大多数为单发性,有囊壁,但其无完整的血管壁结构。 假性动脉瘤是指各种原因致动脉壁全层损伤后局部形成血肿肿块,外包绕纤维组织,不具各动脉的内膜、中膜、外膜三层结构,表现为动脉旁与动脉相通的腔隙,血流在收缩期经动脉进入瘤体,舒张期反流动脉,呈现出血流往复的特点。
1.有外伤史。 2.局部为一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表面光滑,紧张而有弹性,伴有胀痛。 3.触之肿块有明显搏动,其频率与心跳一致,伴有震颤,并可听到明显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4.肿块压迫周围组织,可出现不同的压迫症状,如压迫神经可产生疼痛、麻木。 5.肿块可继发感染或破裂引起大出血。
1.临床特点。 2.彩色B超显示无明显包膜的囊性包块,其旁可见动脉血管走行,血管与囊壁之间可见血管壁回声,肿块内可记录到动脉血流频谱,呈湍流。
1.非手术治疗 小的假性动脉瘤可暂观察。 2.手术治疗 较大的假性动脉瘤应行手术切除,并根据情况进行动脉重建。
一、具有动脉损伤史或具有损害动脉的全身l生疾病。 二、表现为疼痛,搏动性肿块,血管杂音。 三、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假性动脉瘤的部位、范围、血管破裂的大小。 CT动脉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可确定假性动脉瘤的诊断、范围、瘤体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侧支循环的建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确定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侧支循环的建立、动脉瘤的动脉来源等,尤对动脉直径小于3mm动脉来源的假性动脉瘤诊断,对颈部、腹腔内脏动脉等特殊部位的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有特殊的意义。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标准 疼痛,搏动性肿块,血管杂音消失。病变动脉恢复其完整性和连续性;动脉彩超、CTA、MRA、DSA检查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
临床诊疗指南——手外科学分册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动脉瘤 | 出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