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
解释 收起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 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 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herosclerosis-thrombosis)。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巨噬细胞游移、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 以及细胞内、外脂质积聚的特点。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 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常见的动脉硬化类型还有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 和动脉中层硬化(M nckeberg arteriosc1erosis)。前者是小型动脉弥漫性增生性病变, 主要发生在高血压患者。后者多累及中型动脉,常见于四肢动脉,尤其是下肢动脉,在管壁中层有广泛钙沉积,除非合并粥样硬化, 多不产生明显症状,其临床意义不大。鉴于动脉粥样硬化虽仅是动脉硬化的一种类型,但因临床上多见且意义重大, 因此习惯上简称之“动脉硬化” 多指动脉粥样硬化。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实验检查 展开
4 诊断要点 展开
5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6 病程和预后 展开
7 诊断依据 展开
8 相关课件 展开
9 分型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