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性角结膜炎 ( phlyctenular kerato conjunctivitis )
解释 收起

泡性角结膜炎(phlyctenular kerato conjunctivitis)是由微生物蛋白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春夏季节。特点为结膜、角膜缘上皮下反复出现结节样细胞浸润,病变中央坯脱落后形成溃疡,结节周围呈现局性充血。本病可自愈,但极易复发。尤其双眼患者,病变交替反复,可达数月数年之久。一般预后良好,病变位于角膜中央部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
    泡性角结膜炎(phlyctenular kerato conjunctivitis)是由微生物蛋白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发生于春夏季节。特点为结膜、角膜缘上皮下反复出现结节样细胞浸润,病变中央坏死脱落后形成溃疡,结节周围呈现局性充血。本病可自愈,但极易复发,尤其双眼患者,病变交替反复,可达数月或数年之久。一般预后良好,病变位于角膜中央部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诊断要点 展开
4 实验检查 展开
5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6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7 并发症 展开
8 病程和预后 展开
9 诊断标准 展开
10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1 诊断依据 展开
12 相关课件 展开
13 相关症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