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1.现场救治 加强对矿井中瓦斯浓度的监测,完善矿井的防护和通风设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教育,严格遵守劳动安全和操作规章,安全生产。
一旦不幸发生矿井内瓦斯爆炸,现场人员应注意自救互救:
(1)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卧倒,脸朝下,
胸部贴地面。这是由于瓦斯气轻,多在上层燃烧。由于燃烧时,巷道空气压力的改变,火焰或热空气波在巷道内有
一、二次往返来回,可赢得时间卧下以减轻伤害。千万不要企图跑出,因为奔跑的速度绝对不及瓦斯燃烧和冲击波的速度。卧倒的另一目的是减少冲击波的损伤。脸朝下可以避免面部、尤其呼吸道烧伤和肺部爆震伤。
(2)瓦斯燃烧的时间甚短,故烧伤多在暴露部位。卧倒后,如果能用一较厚的单子、衣服或其他物品将身体暴露部位遮盖,可避免烧伤或减少烧伤面积。如有可能,戴上口罩或用湿手帕掩住口鼻部,以免呼吸道烧伤。如果衣服着火、应就地滚动灭火,或脱去燃烧的衣服。
(3)瓦斯燃烧后的空气中,往往留有一些有毒气体,应迅速离开现场至一通风地带以免中毒。
(4)瓦斯爆炸烧伤一般较浅,但创面
疼痛较剧,且合并伤较多,抢救时必须注意。如可能,尽早将创面或伤口包扎。有外伤、骨折的肢体要固定,已灭火的衣服不脱掉,以减少
疼痛。搬运时注意避免再次损伤及创面污染。
2.治疗 矿井内瓦斯爆炸致伤,既是烧冲伤(或爆震烧伤),又是烧伤复合中毒。因此在抢救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全身系统的详细检查:注意体表烧伤、呼吸道烧伤、各部位的爆震伤、挤压伤和其他复合伤等各部位损伤,都注意有无CO、CO
2、NO
2中毒表现。
(2)吸
氧治疗:不必等待化验结果,要根据临床症候,立即给予100%
氧气吸入,吸入含5%v7%CO
2的氧以刺激呼吸中枢,加速血中CO解离。有条件时,在高压氧舱治疗,1/2v1h后可使体内CO降至零。若中毒时间已有36h,则高压
氧治疗效果不佳。一般情况下,终止吸入CO后1h,体内约有50%的CO排出,24h后几乎可完全排出。但若吸入CO时间较长,体内HbCO超过50%v60%,此时伤员多难以挽救。
此外可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ATP、辅酶A和
细胞色素C等以促进细胞功能的恢复。如有氮氧化物中毒时,可给予2%v4%
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如无症状,也应观察24h以上。
(3)密切注视病情变化:对内脏损伤和中毒表现应有足够的认识,一旦确立诊断及时处理。
(4)瓦斯爆炸烧伤虽较浅,但往往由于爆炸时,煤屑喷至创面上。甚或嵌入组织内,清创时,不要勉强将其移除,以免增加创面损伤。可任其存留(面部应设法剔除),日后可自行脱落。创面以采用暴露疗法为妥。其他局部和全身治疗基本与一般烧伤治疗相同。对重症病人积极抗
休克复苏治疗,如无颅脑外伤或
呼吸衰竭时,第1个24h输液量可适当增加,维持每小时尿量30v50ml。
(5)有精神症状时,可用
氯丙嗪25v50mg,3v4次/d或用冬眠合剂4号。
(6)在矿井、坑道中爆炸所致复合伤,呼吸功能不全和
头颅爆震伤等较常见。输液扩容的同时,可予适量溶质性利尿剂或用高张盐溶液,以避免或减缓脑
水肿、肺
水肿的发生。
(7)白细胞减少症一般不需特别治疗。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可输新鲜全血和白细胞悬液,并口服4 target=_blank>维生素B
4、B
6、B
12及利血生、
鲨肝醇、单核苷酸等,同时可加用中药如黄芪、当归、大枣、银花等。加强抗
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