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炎是纵隔内急慢性炎症,绝大多数纵隔炎是感染性的,按照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纵隔炎。急性纵隔炎是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危害极大,处理不及时、不适当将导致患者死亡。慢性纵隔炎包括从活动性肉芽肿性炎症到弥漫性纵隔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也有将纵隔炎按疾病起源分为原发性纵隔炎和继发性纵隔炎,原发性纵隔炎包括特异性纵隔炎和非特异性纵隔炎。继发性纵隔炎可因食管穿孔和破裂、气管支气管断裂以及喉部手术后引起的纵隔炎。急性纵隔炎的病因见表7-6。
1.症状 典型急性纵隔炎发病突然且病情危重。患者出现寒战、高热、烦躁不安,常取俯卧位,有濒死感。患者主诉胸骨后剧烈疼痛,深呼吸或疼痛加重,甚至麻醉性镇痛药亦不能缓解。疼痛可放射到颈部和耳后。整个胸部和两侧肩胛之间,有的可出现神经根疼痛。咳嗽、气管移位、心跳加快。
急性纵隔炎X线检查可显示: ① 颈后间隙增宽,可有液气平面; ② 气管向前移位; ③气管镜检查可发现气管或支气管裂伤。创伤性或手术后纵隔气管旁局限性团块,以后呈纵隔弥漫性增宽,肿块内可有钙化。胸部CT平扫或增强扫描检查可更进一步显示慢性纵隔肉芽肿和纤维化,以及引致并发症征象。
1.急性纵隔炎急性纵隔纵隔弓I流,手术治疗。若纵隔切开引流术。若在隆突以下,应行开胸手术,将纵隔广泛切开,充分引流。(4)原发性纵隔炎有临床症状,病变无钙化者,应手术探查,切除淋巴肉芽肿。有肉芽肿并发症者,根据情况予以相应有效治疗。 2.慢性纵隔炎慢性肉芽肿性纵隔炎和纵隔纤维化尚无特异性治疗。抗真菌治疗对于那些与组织胞浆菌病有关的活动性纵隔并发症,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造成上腔静脉梗阻保守治疗无缓解,可行血管短路术。食管或气管狭窄患者,应手术治疗,解除压迫。
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发热 | 咳嗽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