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角层下脓疱性 皮肤病(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又称为Sneddon-Wilkison病,是一种慢性良性复发性脓疱性 皮肤病,中年妇女多见,病理变化为角层下脓疱,1956年由Sneddon和Wilkinson等首先报道此病。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登豆疮―相类似。
临床表现:好发于中年妇女,但是也有儿童发病的报道。皮损为无菌浅表性脓疱如脓疱,脓疱常呈卵圆形,疱壁松弛,有时上部澄清,下部浑浊,呈弦月状。早期脓疱周围有脓疱吸收或破裂,留下浅表的薄痂,鳞屑痊愈时留下棕褐色色素沉着。不发生萎缩,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可有轻度瘙痒,发热等全身症状。黏膜损害罕见,脓液培养无细菌生长。发作与缓解交替,间隔数天或数周,慢性经过,一般不影响健康。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脓疱水疱位于角层下类似脓疱疮和落叶性天疱疮,但无棘刺松解,疱底为颗粒层和棘细胞层的最上层组成,疱内含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偶见中性粒细胞和一些嗜酸性粒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未见有自身抗体存在。
【预后】
发热
| 磺胺吡啶 |
| 瘙痒 |鳞屑 |脓疱 |皮肤粗糙 |皮肤干燥呈腊黄色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