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ayne综合征又称耳聋一侏儒一视网膜萎缩综合征;Neill—Dingwall综合征;小头、纹状体小脑钙化和白质营养不良综合征;染色体20-三体综合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紫外线(254nm)暴露后DNA和RNA的合成减少。XPB和XPD DNA解旋酶突变可以引起着色干皮病、Cockayne综合征,或者是毛发硫营养障碍症。Cockayne综合征相关的CSA和CSB基因与RNA多聚酶有关联。Cockayne综合征还与XPG突变有关。
诊断思路
出生时正常,婴儿后期起病,多于4岁以后出现表现。由于对H光敏感而发生光感性皮炎,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萎缩、色素增深和瘢痕形成,面部可有斑状色素沉着和进行性皮下脂肪消失,面容似早老症但不脱发,头围小,脸消瘦,眼窝深陷,鼻尖,两耳大而高耸,如“米老鼠”样面容;患者有侏儒表现,但手足较大且不成比例;眼部表现包括角膜浑浊、瞳孔不规则、远视、视网膜色素变性、眼球震颤和视神经萎缩,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患者多在10岁以后失明;运动障碍表现为共济失调、步态不稳、中枢性或末梢性瘫痪;神经性耳聋随年龄增长而加重;还可有严重屈曲挛缩、脊柱后凸、隐睾、发育迟缓、严重智力发育迟缓;有以上几个方面表现时应考虑本病,但应注意与早老症、Bloom综合征和Addison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