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像1型糖尿病那样进行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2型糖尿病的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几乎都要经过糖耐量减低这个阶段. 2型糖尿病。美国的筛查发现从1991年到2000年,发病率从5。1%上升到7。4%,国内文献报道国内发病率为5%-20%不等,也在逐年上升。 2型糖尿病中第二期临床表现为,抵抗加重,虽有高胰岛素血症,但受体愈不敏感,仍出现餐后高血糖症;其表现为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升高。 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是指调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代谢的激素或酶的结构、功能、浓度异常或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
【病因】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一般认为,T2DM的发生是多源性的,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因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7.0~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异常,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现。而胰岛素、C肽变化。
1、有糖尿病症状。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a、空腹血糖≥7.8mmol/L;b、一日中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c、空腹血糖〈7.8mmol/L,但口服75%糖尿病症状。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a、两次空腹血糖≥7.8mmol/L;b、第一次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1及2小时血糖均≥11.1mmol/L,重复一次葡萄糖耐量试验二小时血糖≥11.1mmol/L或重复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3、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8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二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者。
药物治疗:1 口服降糖药 ① 双胍类(如二甲双胍) 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过低血糖。 ⑤低血糖药物是否安全。服用这些药物的2型胰岛素。【中医治疗方案】中药处方 (一) 【辨证】气阴两伤,血瘀于络。【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名】活血降糖方。【组成】生黄芪30克,山药15克,苍术15克,玄参3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治法】滋肾固本,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方名】滋肾蓉精丸。【组成】黄精20克,肉苁蓉15克,制首乌15克,金樱子15克,淮山15克,赤芍10克,山楂10克,五味子10克,佛手10克。【用法】上药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30天为1疗程。中药处方 (三)【辨证】气虚阴亏。【治法】益气滋阴。【方名】制糖汤。【组成】生地30克,黄芪30克,菟丝子30克,党参30克,天冬15克,麦冬15克,山萸肉12克,玄参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当归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中药处方 (四)【辨证】血燥阴伤。【治法】养血滋阴,生津降火。【方名】蒺藜两地汤。【组成】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绿豆衣12克,元参12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石斛15克,治法】益气、滋阴、清热。【方名】治法】滋阴清热,生津止渴。【方名】治消止渴汤。【组成】生地30克,山药30克,治法】养阴生津止渴。【方名】治消滋坎饮加减。【组成】生地50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玉竹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寸麦冬15克,治法】益气养阴活血。【方名】降糖方。【组成】生黄芪3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元参30克,葛根15克,丹参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预后】预防:(1)纠正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促使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正常代谢。(2)缓解高血糖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症状。(3)防治酮酸症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和防治心血管、肾脏、眼睛及神经系统等慢性病变,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4)肥胖者应积极减肥,维持正常体重,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中毒,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尤其是维生素B族消耗增多,应给维生素B制剂,改善神经症状。粗粮、干豆类、蛋、动物内脏和绿叶蔬菜含维生素B族较多。新鲜蔬菜含维生素C较多,应注意补充。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增加铬的含量。铬能够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含铬的食物有酵母、牛肉、肝、蘑菇、啤酒等。同时要注意多吃一些含锌和钙的食物,防止牙齿脱落和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的过咸,防止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糖尿病患者应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每餐都应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9) 应控制油炸食品,粉条薯类食品及水果。但不是不吃薯类和水果,应学会自行掌握各种食品交换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平衡营养。饮食注意:饮食方面要注意粗、细粮搭配着吃。建议吃些南瓜、燕麦片等含糖量少或不含糖的食品。但要明确注意一点,不管这个东西有多好,有多么适合糖尿病人吃,都不要过量。水果含碳水化合物约为6~20%,西瓜含量低,香蕉含量高,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果胶等。果糖在代谢某一过程中不需要胰岛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重症糖尿病人不宜吃过多的水果。为了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可吃少量水果,一般一日量在100克左右,但需注意血糖和糖尿病患者但血糖还不是非常高的话,应该保持一日三餐,并注意七分饱。【护理】糖尿病因为成了举世瞩目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除了引起各级医院的重视外,也受到政府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我国目前各大城市的政府和卫生部门都相应成立了糖尿病防治中心和糖尿病病友俱乐部之类的防治组织,以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主要防治方法:广泛、全民老少的宣传、介绍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观点来对待此病,认识本病的可治性与难治性,配合医生实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避免糖尿病发生的有关诱因,不暴饮贪食,不过于安逸,避免糖尿病症状明显者,要积极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和发展。强调自我疗养,采取综合治疗,尤其是自然疗法如体育、气功、饮食、针灸、外治、理疗等。
生长发育 | 神经系统 | 糖尿病 | 高血压 | 尿崩症 | 抽搐 | 发热 | 便秘 | 脏腑 | 消渴
| 餐后血糖高 |妊娠期血糖高 |糖代谢紊乱 |糖耐量降低 |血清TG水平升高 |血糖值升高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