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周细胞瘤 ( hemanyiopericytoma )
别名: 血管周细胞瘤
病例图片

患者,女,42岁,临床表现患者腰部疼痛呈持续性,程度可忍受;无发热、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 辅助检查腹部超声检查于左肾实质中部见一大小约3.7cm×2.3 cm高回声团,深入肾髓质,边界较清,内部回声稍欠均匀,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示肾实质团块于动脉期与肾脏其他部位同步增强,造影剂进入较少,皮质相呈低增强,考虑乏血供肿瘤性病变可能大。腹部CT检查示左肾中部一直径约3.3 cm混杂密度肿块影,似见脂肪成分,不均匀增强,不除外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图1)。MRI检查示左肾中下部偏后方实质内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大小约3.7 cmx2.6 cm,边缘较清楚,周围见细带状稍低信号影包绕,病灶前缘突向肾盂,左肾盂受压、变形,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相邻肾周脂肪层尚清,考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或肾癌。胸部X线未见转移性肿瘤征象。 患者入院后予硝苯地平缓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待血压平稳后,于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中下部一大小3.5 cm×3.0 cm×2.5 cm类球形肿物,肿物局限在肾内,包膜完整、光滑,紧邻左侧肾盂,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其内部见少量出血坏死,。肾周无肿大淋巴结。完整切除左肾及肾周脂肪囊,手术时间90min,出血量约50ml。病理检查:剖面见肿物呈黄褐色鱼肉状,质韧、光滑,包膜完整,呈内生性生长。镜下见肿瘤由卵圆形和梭形肌样细胞组成,围绕肿瘤血管呈同心圆或放射状生长,细胞质嗜酸性(图2)。肿瘤血管丰富,血管腔呈裂隙状或鹿角状,肿瘤细胞核分裂不明显(图3)。免疫组化染色:Syn(+)、CD,。(+)、WT-1(+)、Ki-67(+,约5%)、CK(-)、SMA(-)、Desmin(-)、CgA(-)、CD31(-)、EMA(-)、RCC(-)。病理诊断:肾HPC。输尿管断端及肾门未见肿瘤浸润。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腰痛症状缓解,术后7d出院。患者术后血压恢复正常,随访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马甲 4 0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