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氮平 ( Clozapine )
别名: 氯札平、氯扎平、Leponex、Clozaril

氯氮平的哪些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相关?| 临床必备

氯氮平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金标准,但五花八门的副作用对该药的临床应用造成了困扰。氯氮平的药代动力学受年龄、性别、基因、饮食、药物相互作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血药浓度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及个体内变异;相比于剂量本身,血药浓度与疗效及副作用的相关性更密切。氯氮平血药浓度比剂量更重要:来自首项meta分析的确认 | 研究速递2021-08-17 然而,并非所有的氯氮平副作用均与血药浓度显著相关,这也意味着血药浓度监测及减量并不能有效管理所有副作用。...

医脉通精神科 2022-08-22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高剂量长效针剂有望「替代氯氮平」| APA2022

一项新研究显示,针对此前使用标准剂量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疗效不佳的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剂量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LAI)维持治疗不仅有望带来显著的病情改善,耐受性也相当理想。主要研究者、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精神卫生中心Fernandez-Miranda指出,除总体病情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较前改善,而复发入院及自杀未遂更少。此外,长效针剂治疗过程中未发生重大的不良反应,副作用甚至比之前的治疗更少。研究者的结论是:对于某些难治性患者,高剂量长效针剂或可作为氯氮平的替代治疗手段。本项研究于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2022年年会发布。...

医脉通精神科 2022-06-06

低剂量氯氮平单药治疗反复非自杀性自伤:个案两例及启示 | 经典病例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已成为极具挑战性的精神科临床课题之一。NSSI的心理治疗包括辩证行为治疗(DBT)等,而药物治疗尚缺乏共识性的意见,常围绕抗抑郁及抗焦虑展开,但疗效证据不一。氯氮平是一种作用机制复杂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不仅被视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的「金标准」,而且正式获批用于降低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的自杀及攻击风险。另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氯氮平可有效减少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及自伤行为。...

医脉通精神科 2022-04-28

哪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不取药」?| 研究速递

医脉通导读本项纳入近30,000名患者的分析显示,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存在抗精神病药「原发不依从」的现象,即获得抗精神病药处方后长达一年内未取药。与原发不依从显著相关的因素包括:年轻,女性,诊断时间较短;共病某些躯体疾病,共病物质滥用,既往自杀未遂;联用苯二氮䓬,联用心境稳定剂。具体抗精神病药中,耐受性并不理想的氯氮平的原发不依从比例最低,长效针剂的总体表现优于同成分口服剂型。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的抗精神病药发生原发不依从的可能性更低。...

医脉通精神科 2022-03-07

氯氮平诱发强迫症状的处理:七条实用建议 | 临床必备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可导致药源性强迫症状。这一现象与抗精神病药「行为学毒性」的概念一致。其中,氯氮平与强迫症状的关系似乎最密切。不同文献中,使用氯氮平者存在强迫症状的比例存在差异,居中的数字是47%,高于奥氮平、利培酮等其他药物。氯氮平诱发强迫症状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目前推测可能与该药很强的5-HT能阻断效应及相对较弱的多巴胺D2受体亲和力相关。然而,氯氮平诱发强迫症状的管理手段仍不明确。...

医脉通精神科 2022-02-16

氯氮平能否每日单次服用?——来自东亚人群的新数据 | 研究速递

医脉通导读本项针对日本患者的分析显示,近44%的患者每日单次服用氯氮平,即便剂量已经较高(如>300mg/d),与药品说明书分次服用的推荐意见并不一致。每日单次服药时,氯氮平和/或去甲氯氮平的峰浓度与谷浓度均与多次服药无显著差异。除抑郁/焦虑症状外,两种服药频率下患者的症状水平无显著差异,针对16项副作用的主观体验同样相仿。基于现有结果,氯氮平每日单次服药似乎是可行的。重要的是,相比于每日须服药多次,患者通常更倾向于单次服药,依从性也更佳。然而,上述结果仍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确认。...

医脉通精神科 2021-12-21

如何安全减停氯氮平?| 专家视角

氯氮平因疗效不佳被停用的情况并不多见。然而,如果患者在使用氯氮平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癫痫、中性粒细胞缺乏、恶性综合征、心肌炎、心肌病等,氯氮平通常必须停用。此外,如果患者无法耐受氯氮平的一般不良反应,如过度镇静、心动过速、头晕、流涎等,对氯氮平治疗依从性不佳,或个人不愿继续使用氯氮平(如,不希望定期监测血常规),也可考虑择期减停氯氮平。问题在于,停用氯氮平并非易事,患者同时面临病情波动及撤药症状的挑战,处理不当则可能发生严重后果。然而,关于临床应如何安全减停氯氮平,目前尚无正式的指导意见。...

医脉通精神科 2021-10-19

使用抗精神病药后新发强迫症:哪些药物风险较高?| 研究速递

医脉通导读本项基于韩国全国性真实世界数据的分析显示,新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氯氮平后,新发强迫症的风险为氟哌啶醇的2.86倍,而另外七种主流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氯丙嗪、氨磺必利、帕利哌酮)的这一风险与氟哌啶醇无显著差异。15-20岁及21-44岁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使用氯氮平后,新发强迫症风险显著高于氟哌啶醇,而45-60岁组无此现象;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使用氯氮平后新发强迫症的风险均显著高于氟哌啶醇;近60%的强迫症发生于氯氮平治疗的最初两年内。...

医脉通精神科 2021-09-29

氯氮平诱发强迫症状的治疗:实用建议 | 临床必备

Meta分析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共病强迫症(OCD)及强迫症状(OCS)的比例分别为13.6%和30.3%。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可导致药源性强迫症状,这一现象与抗精神病药「行为学毒性」的概念一致。所有抗精神病药中,氯氮平与强迫症状的关联性最强。不同文献中,使用氯氮平患者存在强迫症状的比例存在差异,居中的数字是47%,高于奥氮平、利培酮等其他药物。氯氮平诱发强迫症状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目前推测可能与该药很强的5-HT能阻断效应及相对较弱的多巴胺D...

医脉通精神科 2021-09-22

氯氮平血药浓度比剂量更重要:来自首项meta分析的确认 | 研究速递

医脉通导读本项研究是首项全面评估氯氮平血药浓度与疗效相关性的meta分析,共纳入了20项研究、超过1,000名患者。结果显示,氯氮平血药浓度>350ng/mL时的有效率显著高于<350ng/mL,而高于600ng/mL时则未观察到有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提示350-600ng/mL或可作为氯氮平的治疗窗。上述结果与现行指南基本一致,即如果患者对氯氮平治疗反应不佳,增加剂量前应首先优化氯氮平的血药浓度,使之落在350-600ng/mL的范围内...

医脉通精神科 2021-08-17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