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视已经成为“国病”,尤其高度近视的危害非常大,严重的会致盲,而AI或许将有助于解决问题。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学组年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许迅教授介绍了《AI在高度近视眼底病变中的初步应用》,谈及AI对诊断和指导治疗高度近视眼底病变PPA、漆裂纹、mCNV等具有重要意义。高度近视及病理性近视(PM)是全球尤其是东亚地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悉年轻人的PM患病率(8%)呈快速上升趋势,显著高于中老年人(3%)。而目前临床上PM缺乏对临床诊疗具有高度指导意义的分级标准,计算机图像模式识别技术迅猛发展,在糖网、AMD、白内障等病种领域已有较多应用,但在PM领域尚少有涉及。许迅教授对此已经做出了初步探索且颇有成效,听听他怎么讲。...
❖局灶脉络膜凹陷(focal choroidal excavation,FCE)是指局限性的视网膜和脉络膜的部分结构向脉络膜凹陷的临床征象,并且不伴有巩膜扩张及后巩膜葡萄肿,是通过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发现的一种临床征象。OCT被认为是活体病理组织检测和成像的工具,FCE是SD-OCT发展下眼科研究者们关注到的一个新的体征。自2006年FCE首次被Jampol等发现后,随着OCT的发展及更广泛的运用,FCE逐渐被临床医生和研究者们认识。对于FCE这一独特特征的理解,也随着临床研究的进行而深入。目前,FCE已被发现与多种眼底病变相关联,既往大量研究表明,FCE可出现于广泛的眼底疾病谱中,而非某种疾病的特异性体征。因此,对于出现FCE的眼应仔细探寻与之相关的眼底病变,并给予必要的临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