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papularurticaria)又称荨麻疹性苔藓、婴儿苔藓、剧痒性婴儿苔藓,是一种以婴幼儿及儿童多见、以瘙痒性、风团样丘疹和(或)风团样丘疱疹为特征的季节性皮肤病。
临床要点 ①多见于幼儿和儿童。 ②皮损多位于躯干及四肢伸侧,为绿豆至花生米大纺锤形红色水肿性丘疹或丘疱疹、水疱,常沿与皮纹一致的方向排列。 ③瘙痒明显,搔抓后可继发感染。 ④皮疹常在 1 ~2周消退并遗留色素沉着,反复发作。 ⑤多与昆虫叮咬有关。
病理变化 光镜病变 ①表皮海绵形成,可致表皮内水疱,皮损 中央处病变明显; ②真皮乳头和血管周围真皮血管和附属器周围混合性炎细胞 ( 包括一些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病理鉴别诊断 ①荨麻疹; ②日光性皮炎等。
一、以春、夏、秋季节容易发病,冬季偶有散发。 二、一般幼儿及儿童患者较多,成人较少,如是呈流行性群体发病,常多见于幼儿园、学校、或集体宿舍等。 三、皮损为躯干及四肢伸侧分布的群集性或散在性、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的、略呈纺锤形或椭圆形的红色风团样丘疹和(或)丘疱疹,有的皮损可有伪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发生后不久便成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内容清,周围无红晕,疱壁呈皮肤色或淡红色或淡褐色,新旧皮损常同时间隔存在。 四、一般幼儿患者红肿明显,并有大疱,常因剧痒而影响睡眠,搔抓可引起继发感染。
疗效判断标准 一、治愈标准 皮疹全部消退,无新疹出现,瘙痒消失,留有色素沉着。 二、好转标准 皮疹数消退>50% ,瘙痒有所减轻;或皮疹数虽消退>70% ,但仍有少许新的皮疹出现,瘙痒有所减轻。 三、无效标准 皮疹消退不足50%,瘙痒无减轻,新疹仍成批出现。
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临床诊疗指南——病理学分册
麻疹 | 水肿
| 斑丘疹 |斑疹 |出血性丘疹 |低补体血症 |痱疹样皮疹 |风团 |瘙痒 |浑身忽冷忽热 |皮下脂肪粒 |剧痒 |麻疹面容 |面颊及上胸部充血 |脓疱 |皮肤有压痕 |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食管蠕动差扩张及梨状窝钡剂滞留 |猩红热样皮疹 |手掌硬性水肿 |湿疣 |叶状脱色斑 |孕妇肚子痒 |糙皮病样皮疹 |珍珠丘疹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