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影响交感神经介质的药物。降压机制与胍乙啶相似。主要阻止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耗竭去甲肾上腺素的贮存。有神经节阻断药相似的效应,但无副交感神经的阻断作用,不良反应较神经节阻断药为少,因此问世后就代替了神经节阻断药,使神经节阻断药趋于淘汰。其降压作用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外周血管的扩张,伴有心率减慢。
本品口服吸收不完全,血药浓度在服药后约3小时达峰值,t1/2约9v10小时。本品口服后24h开始见效,最大降压作用在用药1v2周后才出现,停药后尚能维持约7v10h。肌内注射10v20mg,30min内血压下降,最明显降压出现在1v2h后,持续约4v6h,静脉注射可出现初期升压反应。药物部分在肝中代谢,以原型及代谢物形式从尿排出。在体内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容易进入肾上腺能神经。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适用于重度高血压患者。
肾功能不全、嗜铬细胞瘤及精神抑郁患者忌用。
常见恶心、头晕、乏力及体位性低血压。
口服:每次5mgv10mg,每日2次,逐渐增加至每次10mgv30mg,每日3次。
本品与利尿降压药合用可减少耐受性产生。三环类抗利尿药和左旋多巴会加强本品的降压作用。用药后饮酒可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 高动力性循环 |原发性高血压 |β受体亢进症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