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沙眼衣原体感染 ( chlamydiat tachomatis )
解释 收起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 tachomatis,CT)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欧美国家cT感染在泌尿生殖感染的重要性已超过淋球菌而成为性传播疾病的首位病原体。我国人群中CT感染率也有上升的趋势。孕妇患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时可有新近活动性感染和原有衣原体感染因妊娠诱发活跃两种形式。CT是一种特殊的病原体,具有与革兰阳性细菌相似的细胞壁、DNA及RNA,可吸附于宿主细胞内繁殖。CT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母婴问可通过宫内感染、产道感染、产褥期感染等方式垂直传播CT。CT侵入机体后,一般先在杯状或柱状细胞内生长繁殖,然后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增殖,其致病机制可能是CT分泌某种溶酶体与吞噬体融合,并导致溶酶体酶的释放及产生内毒素等代谢产物,引起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CT感染后症状隐匿,不易获得及时诊治,更易传播和蔓延。CT在孕妇中的感染率为2%~30%,我国一些医院报道的孕妇检测阳性率在8%左右。
诊断要点
    妊娠期诊断沙眼衣原体方法与非孕期相同。诊断时要注意以下3点:
   
    ①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性伴病史及性接触史;
   
    ②将主诉和问诊相结合认真进行体格检查;
   
    ③尽可能全面地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梅毒,甚至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等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再做出正确诊断。
   
    (一)病史要点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建议,妊娠早期应对所有孕妇进行宫颈分泌物衣原体检测,而妊娠晚期对衣原体高危人群进行检查。基于我国人群中衣原体发生率较低,妊娠期对所有孕妇进行筛查意义不大,建议仅对具有衣原体感染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妊娠早期或晚期进行CT筛查,或者患有黏液脓性宫颈炎的孕妇随时进行CT检查。CT感染的高危人群有:年龄<20岁;孕前频繁性生活,尤其多个性伴侣;患有其他STD感染,尤其伴淋球菌感染者;首次性交年龄小;性伴侣患有CT感染;经济地位低,受教育少;性交后阴道流血等。
   
    (二)查体要点
    约80%孕妇感染沙眼衣原体后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者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刺痒、灼热感、下腹胀痛、白带增多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尿道口及其周围潮红,轻度水肿,宫颈潮红、黏液性水肿或宫颈糜烂等体征,女性宫颈管炎,以宫颈管口黏液脓性分泌物为特征。而这些l临床表现在妊娠妇女中由于症状不明显和不典型,故不易被发现。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3 病程和预后 展开
4 最新进展 展开
5 诊断标准 展开
6 诊断依据 展开
7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