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萌出是指恒牙在萌出过程中未在牙列的正常位置萌出,多发生在上颌第一恒磨牙和上颌恒尖牙,其次是下颌侧切牙和第一恒磨牙。有可逆性异位萌出和不可逆性异位萌出。可逆性异位萌出的恒牙可随患儿颌骨生长发育自行调整其位置。不可逆性异位萌出常因颌骨较小,特别是上颌结节发育不足或恒牙萌出角度异常受阻而难以萌出。
1.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1)远中边缘嵴已萌出,而近中边缘嵴被阻生在第二乳磨牙的远中牙颈以下,并使牙冠倾斜。(2)X线片显示第二乳磨牙远中根近牙颈部位的根面有弧形的非典型性吸收区,第一恒磨牙近中牙尖边缘与吸收区重叠。 2.恒尖牙异位萌出(1)上颌恒尖牙唇侧异位萌出。有时该异位萌出牙可与第一前磨牙或侧切牙相重叠。(2)当上颌中切牙过早缺失后,尖牙可越过侧切牙,向前移位到中切牙位置萌出。(3)恒尖牙亦可横位、斜位埋藏于颌骨内。
1.牙齿萌出于正常牙列之外。 2.牙齿移位萌出在牙列中的其他牙位上。 3.X线片检查第二乳磨牙远中颈部或远中根有被吸收现象。
1.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1)早期发现可以不处理,临床追踪观察是否可自行调整萌出位置。(2)铜丝分离法,8岁以后萌出的近中倾斜位的第一恒磨牙,因其与第二乳磨牙远中紧密接触,可用0.5~0.7mm铜丝给两牙作结扎分离。待两牙接触松解,出现间隙,可去除铜丝,由对骀之咬合压力,促其自行调整萌出。(3)截冠法,当下颌第二乳磨牙远中根被完全吸收,而近中根完好时,在近中根作根管充填后,截除远中部分牙冠,并用金属冠修复剩余牙冠。(4)拔除法,当第二乳磨牙牙根吸收严重时,可拔除第二乳磨牙,并做导萌器,引导第一恒磨牙萌出到正常位置。 2.恒尖牙异位萌出有条件者可结合全牙列情况进行正畸复位。
临床诊疗指南-口控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生长发育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