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脐炎(omphalitis)是由于断脐时或生的脐部护理不当,细菌自脐残端侵入并在局部繁殖引起的急性炎症,也可由脐血管留置导管或换血时被细菌污染引起,表现为脐轮红肿,可伴有脓性分泌物。其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色假单胞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此外,在脐部创面未愈合时,异物刺激也可导致慢性炎症而形成肉芽肿(如爽身粉等)。近年随着卫生常识的普及,对脐部的消毒及护理也逐步得到重视,从而脐炎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在边远山区以及家村仍有一定的发病率。
诊断标准 一、轻者脐呈落后脐轮及脐周皮肤轻度红肿,伴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无全身症状。 二、重者脐部及脐周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较多,常有臭味。亦可扩散腹壁蜂窝织炎、皮下坏疽及侵犯腹膜,并败发血症及出现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三、局部分泌涂片或培养可确定病原菌。
疗效断判标准 一、治愈标准 (一)脐部干燥、红肿消退、无分泌物。 (二)全身症状消失。 二、好转标准 (一)脐部红肿好转。 (二)全身症状明显缓减。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