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炎是一种比较少见但病情严重的疾病,发生率为0.1%~4%,1951年Gieseking首次报告。随着脊柱外科学的发展和先进检查手段的应用,椎间盘炎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临床上仍然经常发生误诊、漏诊和延误治疗等事件。
椎间盘炎通常包括儿童椎间盘炎和成人椎间隙感染两大类。儿童椎间盘炎的发病机制存在争论,6岁以下儿童的致病微生物可能是病毒,6岁以上儿童则可能是细菌;成人椎间盘无血运,原发性血源性椎间盘炎发生的可能低,因此,成人椎间隙感染多由穿透伤引起,手术操作是引起成人椎间隙感染最常见的原因。
诊断思路
1.病史要点
(1)儿童椎间盘炎:呈多样性,小儿起始症状是食欲不振、全身乏力,以后出现行走或站立困难,进而d,JL拒绝坐姿。较大儿童主诉背部及髋部疼痛,有时伴有腹痛,患儿可有发热病史。
(2)成人椎间隙感染:脊柱手术后4~6周内发生持续性背痛、肌肉痉挛、行走困难等症状,患者多无明显的高热病史。疼痛白天轻,晚间重,翻身活动时症状加重,且一般的止痛药物难以止痛。术后椎间隙感染有4个临床特点,
①手术后腰部疼痛;
②腰部肌肉痉挛;
③体温可升高,多数为低热,血沉加快,白细胞正常;
④伤口无红肿,但有深压痛和叩击痛。
2.查体要点腰部僵硬,肌肉痉挛,腰椎前凸消失或增大;局部有叩击痛及压痛,脊柱活动明显受限;下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少数成人椎间隙感染可有神经根刺激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