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石棉状糠疹(pityriasis amiantacea)损害特点为头皮上发生的类似石棉状厚积的鳞屑性损害,本病好发于青少年,为一种慢性疾病。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白屑风―相类似。 石棉状糠疹(pityriasis amiantacea)为一种以头皮石棉状银白色厚鳞屑为特征的皮肤病。病因不明,可能为皮脂溢出的干性型而有退行性变、毛囊角化所致,也可能由脂溢性皮炎或银屑病的继发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损害可局限于部分头皮,但更常见为弥漫全部头皮,甚至延及颈部。表现为头皮上厚层灰白色鳞屑,重叠如屋瓦,状如石棉,黏着于头皮,头发因厚积鳞屑束拢而呈束状,头发本身不受侵犯,间有形成暂时性脱发者。基底一般无炎症,如发生湿润,渗液或继发感染时,可呈现轻度潮红,并散发难闻臭味,本病经过缓慢,常持续多年,预后良好。 1.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2.主要症状为头部片状毛发鞘,较厚的糠状鳞屑及毛囊口棘状隆起。3.毛发不受影响,无变质脱落。无炎症反应,头皮不发生萎缩和瘢痕,可有轻度瘙痒。
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其他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无特异性改变,毛囊口有角质增生,有时可见皮脂腺退化。
【预后】
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 酮康唑/氯他倍索 |二硫化硒 |莫匹罗星 |水杨酸 |氯霉素 |
| 斑丘疹 |痱疹样皮疹 |鳞屑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