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挫伤是一种实质细胞损伤。早期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肺泡内出血、肺不张、水肿、实变和实质破坏,这些改变在早期是可逆的,在伤后12~24小时内呈进行性发展;如果病变不能有效控制,可进一步发展成ARDS。肺挫伤后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肺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组织缺氧。肺挫伤后的原发或继发炎症反应又进一步引起健康肺组织的损伤,进而引发全肺损伤,造成全身组织缺氧。
肺挫伤早期,尤其是损伤后4~6小时,胸片表现为粟粒样或斑片状阴影。 4.CT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轮廓模糊,伴有斑点状阴影或边缘模糊不清的片絮状影。CT敏感性高,可明确损伤部位、性质、程度,尤其对伤势严重且有复合伤的患者,可快速明确诊断,大大提高治愈率。运用胸部CT进行三维重建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出肺挫伤的体积,据此可以用来判断肺挫伤后的病情发展以及指导下一步治疗。 5.放射性同位素检查对肺挫伤后的肺水肿和渗出情况灵敏准确,对肺挫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一般较少应用。 6.动脉血气低氧血症。
1.明确的胸部外伤史。 2.胸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 3.肺部影像学动态变化胸片肺粟粒样或斑片状阴影;CT肺纹理增多、增粗,轮廓模糊,伴有斑点状阴影或边缘模糊不清的片絮状影。 4.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动态变化。
肺挫伤无需特殊处理,只要进行相关的对症处理即可痊愈。 2.严重肺挫伤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症处理解除病因:主要是针对并发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胸壁固定的方法可达到好的效果。充分止痛也是改善通气,减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2)机械通气治疗:当患者Pa02~60mmHg,应该早期行机械通气,以纠正通气不足。 (3)吸人一氧化氮:外源性一氧化氮(iNO)进入通气良好的肺泡,作用于肺循环系统,可促进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扩张,改善局部机械通气。注意事项 1.严重胸外伤致肺挫伤常伴有失血性休克,由于肺挫伤后肺泡膜通透性增加,过量补充液体会加重肺水肿,应当限制液体输入量,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减少晶体的摄人量。 2.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预防可应用保护性通气包括低潮气量、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反比通气、最佳PEEP值通气等模式。 3.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时的液体复苏 在保证血容量足够、血压稳定的前提下,可以使出人液量呈轻度负平衡。除因创伤出血过多必须输血,一般尽量不输血,尤其避免输库存血。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
呼吸困难 | 肺挫伤 | 出血 | 胸痛 | 休克 | 水肿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