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方案】
肺热咳嗽的治疗主要以中药为主,宜选用清泻肺火、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的药物,常见药物主要有:
麻黄
用于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
1)经典古方:麻黄与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桑白皮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本草纲目》中记载:桑白皮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喘,面肿身热。一般情况下水煎服,5~15g。泻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虚咳嗽宜蜜炙用。
咳嗽,高热烦渴。用于热病高热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毒疮疡等。
1)经典古方:治热病高热,常与黄连、栀子等配伍;治肺热咳嗽,常与知母、桑白皮等同用;对热毒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同用。
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咳嗽、痰多、喘息又有强烈的针对性。
1)经典古方:经典古方麻杏甘石汤(《伤寒论》)治肺热壅盛证。咳逆气急,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滑而数。麻黄5g,杏仁9g,甘草6g,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肠燥咳嗽等证。知母泻火之中长于清润,肺热燥咳多选知母。《本草正义》:知母寒润,治实火,泻肺以泄壅热,肺痈燥咳宜之,而虚热咳嗽大忌。
1)经典古方: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咳嗽、痰黄粘稠,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2)现代药理: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白喉杆菌、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
2)现代药理:咳嗽。
儿童用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用于表里双解,宣肺化痰、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消炎、抗菌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