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感
解释 收起


    肾上腺感染病变多因全身感染经血循环和淋巴道播散或邻近器官感染直接蔓延所致,肾上腺感染往往是全身感染的局部表现或一个部分。此类感染分为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前者多见于急性感染,后者则多见于慢性感染。非特异性感染多数为大肠杆菌,金葡菌感染,而特异性感染多为结核感染。
    急性肾上腺感染多继发于菌血症或脓毒血症后,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起病急,常有持续高热,后出现腰部、上腹部不适、疼痛等症状。血白细胞明显增多,重症和继发肾上腺出血患者可有贫血,继发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多脏器感染和并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均为促使病情发展甚至危险之因素。因此,必须尽快控制感染。细菌学诊断可采用血液、尿液形成脓肿者引流脓液细菌培养,并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针对性强的有效抗生素,同时予以支持疗法以增强免疫力。感染难以控制,特别是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者,必须补充糖皮质激素。急性期静脉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成人每日100~2O0mg,病情平稳后,皮质功能不足者可以改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每日7.5~10mg,待病情完全控制后,视肾上腺功能恢复情况,逐渐减少直至停用激素。合并有脓肿者必须同时充分引流。
    慢性肾上腺感染多起因于一些特异性感染,常见肾上腺结核,在结核病流行且不能有效控制时,引发肾上腺结核患者并非少见。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也有报道合并慢性巴西芽生菌及其他特异性感染者。
   
    (一)肾上腺脓肿
    肾上腺脓肿多发生于婴幼儿和老年人,也有在新生儿发生,主要继发于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性感染或后腹膜、肾局部感染,新生儿还可继发于因产伤而引起的肾上腺出血。患者除可有急性感染的一些症状外,大的肾上腺脓肿因过度消耗引起贫血,腹部可触及肿块。B超、CT、MRI影像诊断可显示肾上腺区较大圆形肿块,多为单侧性,内部呈低回声,CT值高于单纯性囊肿,MRI显示与囊肿不同的信号,可与实性肿块及囊肿相鉴别。必要时脓肿穿刺引流,脓液培养。治疗原则:在积极,全身抗感染和支持疗法的协助下,宜及时手术切开脓肿引流。因脓肿多有分隔形成多个脓腔,仅行脓肿穿刺,难达到充分引流。肾上腺脓肿预后多较好。
   
    (二)肾上腺结核肾上腺结核较为罕见,多发生于中老年,多由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经血行播散而来,也有无结核感染病史者。除可有结核的相应症状外,双侧肾上腺结核病变常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体检肾上腺区多无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及血沉测定对诊断有参考价值。B超、CT及MRI可显示肾上腺肿物,多为双侧,边缘不规则,充满肾上腺区。肿物内有散在点片状钙化灶,其间信号不均,少数可有脓肿形成。极少数可形成瘤样病变—— 结核瘤,多不大,直径<5cm。但在多数情况下特异性差,难以与肾上腺肿瘤鉴别。肾上腺结核瘤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或错构瘤,肾上腺结核瘤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为偶然发现。

1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2 诊断依据 展开
3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