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失弛症或称贲门痉挛(achalasia of cardia or cardiospasm) 是指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松弛不良。多见于20~50岁,女性稍多。
主要症状为咽下困难、胸骨后沉重感或阻塞感。多数病程较长,症状时轻时重,发作常与精神因素有关。热食较冷食易于通过,有时咽固体食物因可形成一定压力,反而可以通过。初为间歇发作,随着疾病进展,以后呈持续性进食困难。食管扩大明显时,可容纳大量液体及食物。在夜间可发生气管误吸,并发肺炎。
【病因】 病因至今未明。一般认为本病系食管肌层内神经节的变性、减少或缺如,食管失去正常的推动力。食管下括约肌和贲门不能松弛,致食物滞留于食管内。久之食管扩张、肥厚、伸长、屈曲、失去肌张力。食物淤滞,慢性刺激食管粘膜,致充血、发炎、甚至发生溃疡。时间久后,少数病人可发生癌变。
食管吞钡造影特征为食管体部蠕动消失,食管下端及贲门部呈鸟嘴状,边缘整齐光滑,上端食管明显扩张,可有液面。钡剂不能通过贲门。作食管纤维镜检查可确诊,并排除癌肿。
出血。 2.手术疗法 通常采用经腹或经左胸作食管下段贲门肌层切开术(Heller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良好。切开肌层应彻底,直至粘膜膨出。肌层剥离范围约至食管周径的半。但需注意防止切破粘膜或损伤迷走神经。也有在此手术基础上加作抗反流手术,如胃底固定术、幽门成形术等。
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吴肇汉,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肺炎 | 出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