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在精准的名义下,各种不近情理的防控有了松动。相关人士终于开眼看到了现实,据说30万病例中,只有10例重症,没有一例死亡。又有广东资料说最近16万新冠感染,4例重症,无一死亡。新冠是不是衰弱到这种地步我不敢说,但至少不再是妖魔鬼怪等级的病毒了,中国有可能在全世界最后一个,走进曙色,终结新冠大流行。
在谨慎乐观的同时,不应该忘记,新冠还是会咬人的,还在变异。正因为新冠病毒变异太多,FDA已经宣布下架所有治疗新冠的复合单抗,因为已经没有疗效了。
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去年刚刚打过两针疫苗,就得过一次新冠,轻症,完全恢复了。最近10天,又喉咙痒,咳嗽不止,担心是不是又得上了新冠,要求检测。我的护士驾轻就熟,叫他开车到诊所的院里,等在车里。昨天,正好是湾区这个雨季第一场比较像模像样的大雨,只好等到雨停间歇时检测。结果核酸阴性,给开了些止咳糖浆,安慰治疗。
另外一位,也是七十多岁的老先生就没怎么运气,他也曾经得过新冠,这次咳嗽快两周,一检查阳性。除了咳嗽,有没有呼吸困难或者缺氧的任何症状,又过了给Paxlovid 的治疗窗口,照旧开了些止咳糖浆安慰安慰。
一对老夫妻,俩人都是大胖子,来常规随访,顺便报告,两个月以前,双双得了新冠,症状轻微,觉得没有必要来打扰我。他们是够格用Paxlovid的。俩人曾经不相信疫苗,从来不打流感疫苗。新冠疫苗问世后,直到大量资料显示,打不打疫苗重症及死亡差别巨大,才打了疫苗。这次随访,出乎意料,同意打流感疫苗,因为他们听电视里说,科学家成了功的猜对了病毒变异趋势,今年制备的流感病毒疫苗与现实流感毒株契合良好,而且今年的流感有报复性流行迹象,有了打新冠疫苗的良好经历,改变了对疫苗的态度。
一位70多岁先生,大家族在南加州感恩节聚会,二十多口人,人人发病,自测新冠阳性,都是轻症,唯独老先生高烧咳嗽五天不退。他在2020年新冠重症,在ICU三周,成功脱离呼吸机,完全恢复。自报症状比上一次轻多了,又已经打了五针疫苗,最后一针赶在感恩节前几天打的。他抱怨宣传说二价疫苗可以防止感染,看来是胡扯。我跟他解释,如果他提前两周打二价,可能结果不一样。说这话我自己心里也没底。因为他的病史,我不敢怠慢,赶快叫他找一家当地的药房,送去了Paxlovid 处方。这种感恩节聚会全家感染的病例,今天处理了三起。
两家SNF又有了新冠。一家有一例,轻微症状。另一家13例,除一例轻症外,全部无症状。我的一个病人也在无症状的病人中。她90岁了, 本来就是慢阻肺慢性低氧,已经得过两次新冠,打过四针疫苗。她看起来挺好的,犹豫半天,还是给开了Paxlovid。看起来,新冠病毒还会继续传染人,但已经很少造成严重伤害。这样的情况似乎也出现在中国,只是谁也不敢肯定。
中国今天报告两例新冠死亡,但沒有报逝者年龄,有没有基础疾病,是否接种过疫苗,接种了几针疫苗,最近一针疫苗是多久以前。这种信息公开是不完全的。中国今年奥米流行以来已经有超过五百多例死亡。多数有基础疾病,高龄,但疫苗状态未见提及。可以预见,新冠确诊及无症状感染数字会有一个上升时期,重点还是观察重症期死亡数字,不要轻易动摇开放的决心。
最近多城放松了管制。最大的隐忧还是疫苗状态。香港资料显示,国产疫苗在注射了第三针后,才有与核酸疫苗同等效力。又有资料表明,接种后超过一定时间,大约4-6月后,疫苗保护力度下降。中国大部分人接种最近一针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时间。且不说还有一半以上的高龄老人,根本就没有新冠疫苗注射。这就是为什么不敢肯定,目前在美国表现温柔的病毒株,在中国行为一个样。各级政府,宣传媒体似乎已经积极行动了起来,试图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这一短板。但就是现在接种第一针,一个月以后接种第二针,形成恰当免疫最早也要在六周以后,在明年一月中下旬。在这段时间里,这些高龄高危人群仍然需要自己严格控制与外界接触,宅在家里。一旦需要外出,必须带好口罩,尽可能的做好防护。其他人与这些老人接触,也应该戴好口罩,保持距离,近量不要在老人打足疫苗之前,带给感染。
中国还有一个特殊情况,2023年的春节在一月二十一号,离今天不过七周左右。如果这段时间,大家表现良好,主要是接种疫苗,包括补强针,戴好口罩,不群聚,没有大量重症与死亡病例出现,春节春运期间也有节制,过了二月,形势就会非常明朗。中国很可能以最低的死亡率,结束新冠大流行。
这当然是最乐观的估计。谁也不敢保证形势发展如人所期望,而不去做好两手准备。做最坏的打算,才有可能争取最好的结果。首先要改变的是抗疫的指导思想。终结新冠大流行,不等于消灭新冠,不等于新冠消失于无形。要将其清除到零,就目前条件而言,是一个基本概念错误。指导思想不对头,不纠正,防疫工作还会怪眉怪眼,荒腔走板,不近人情,事倍功半,祸害无穷。原来的抗疫方针"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还算合理,疫苗出来之前封城禁市清零,挽救了上百万生命,也是功德无量。但在疫苗问世,治疗方法改进,毒株易变,情势已经大变的前提下,坚持清毒到零方针,思想根源是人定胜天,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忽视低看全球其他国家抗疫经验,才派生出全员核酸检测,甚至一天一检,锁楼封门,异地隔离,停运公交等怪招,妄行种种极端措施,结果怎么样呢?上千亿本来应该用于改善医疗服务的资金浪费在核酸检测,在民众最需要时,居然有医院挂牌停止接诊,上万亿经济损失无从补偿,世界经济供应链破坏,国家信誉受损,大量外企用脚投票,而新冠照流,人心大变,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幸好勇敢年青人白纸抗争,当局猛醒,局势才初露改变的曙光。
今年新闻媒体要评选十大事件,这个白纸抗争并有一个理性的结局,影响深远,应该列为第一。但各地开放仍不匀衡,还有省市在观望,开了的地区也还有撤了核酸检测点,但又保留没有核酸阴性证明寸步难行的政策,如同左脚踩右脚般步调紊乱,更有地方规定只有医院才能测核酸,又规定进医院要核酸阴性,进不了医院就测不了核酸,测不了核酸就进不了医院,活生生的整出怪圈。进医院只要规定戴口罩就足够了。根子还是这个清零的错误指导方针还没有官宣取缔。只要还对清零存幻想,就不会认真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更坏情况,资金资源使用,人力物力配备,就不会转到应对可能大规模出现重症,而一个没有预案没有准备的体系很可能人为造成医疗挤兑,大量新冠患者死亡。希望不会出现大量重症患者,但决不能不为此做好准备。美国的华人医师在过去近三年中,对新冠已经是身经百战,所获得的经验,应该有助于国内同行抗疫。我自己以身作则,昨天已经录制了一讲,谈新冠大潮时,门诊和医院应对的体会,正在审核制作中。我们美国华人医师协会的许多同道,这两年用网课,油管,微信抖音视频,介绍了大量美国抗疫经验教训,希望国内同行有所借鉴。现在,全球除了中国,都走出或者正在走出新冠阴影,WHO却迟迟不宣布大流行结束,很可能就是中国拖了后腿。而中国根本大局改变,还是要靠彻底摒弃清零的思维,转回科学抗疫轨道。只有这样,中国的抗疫才是走进了曙色,全球大流行结束在望。
作者简介:张文刚医师1978至1985重庆医学院医疗系学习,硕士。1985-1988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讲师,1988-1996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后,助理研究员。1996-1999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内科住院医师。1999年至今美国加州行医。
(原创)美国希望之光医疗特邀 张文刚医师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球顶级医生协会(Global Top Doctors Association) 是美国加州政府正式注册的联邦政府批准的一个非营利性,非宗教,非政治性国际社会组织,总部位于洛杉矶。全球顶级医生协会为中西方医学和精神专业人士的科学研究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为他们提供机会在社区,全国以及全球服务人群,满足民众的身体与精神健康需求。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32-6777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