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患病率仅次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类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支气管舒张剂、生物制剂(如IgE单抗、IL-5/IL-5R单抗、IL-4R单抗等)不断问世,哮喘管理理念不断改进并落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气管哮喘已经不再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疾病了。大部分患者,如果诊断和处理规范,基本可以在门诊或社区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需要住院治疗的情况已经很难见到。但目前,在哮喘的诊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作者简介
李海潮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大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呼吸病分会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哮喘患者的个性化管理
诊治方案制定仍需加强
哮喘是以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不少患者存在特异质(过敏体质),并且因为过敏情况的严重程度不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哮喘症状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从仅仅在过敏原存在的季节有轻度不适,到全年均有发作,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少部分患者存在脆性哮喘,即可能在暴露于过敏原的情况引发危及生命的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如此不同,要求我们对哮喘患者的基础肺功能、可能的诱发因素(主要是过敏原、异常气味、温度变化等环境刺激)、临床表现以及对药物治疗反应等,都应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对临床症状的详细观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过敏原检测(皮试或特异性IgE检查)、必要时的呼出气冷凝液一氧化氮(FeNO)测定,对患者气道炎症的情况、变化规律等建立深刻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合理选用ICS治疗策略和联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方案。对于有明确特异质的患者(有明确过敏原及包括哮喘在内的其他速发型超敏反应表现,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IgE明显升高等),应结合其过敏原情况,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SIT)、生物治疗或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等。
加强ICS治疗的规律性
并警惕不良反应
吸入ICS是哮喘控制最重要的进展。ICS作用于气道局部,全身不良反应少,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因为全身激素的多种不良反应深入人心,有些人只要是听到治疗药物中有激素两字便会产生诸多担心和联想,这些想法来自于部分媒体不清晰的“科普”,部分来自于病友之间不准确的信息交流。
部分患者对激素高度警惕,甚至于在后续治疗中一旦哮喘症状获得控制,就会减停ICS,并且不愿意主动告知医生。停用ICS后,这些患者试图只通过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控制症状。鉴于这种情况并不十分少见,建议经治医生遇到哮喘反复发作,或者其肺功能在给予“充分治疗”后仍然恢复不理想的患者,要与患者和/或家属仔细沟通对ICS的认识,并确定ICS的实际使用情况。需要牢记的是,评价哮喘控制是否满意,以及是否存在激素抵抗等问题,前提是要确定ICS的应用是合理的。
同时,虽然ICS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低,但由于使用ICS的哮喘患者基础数量巨大,仍然需要警惕ICS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合并结核和真菌感染,主要是曲霉菌感染的情况。当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如无法解释的咳嗽、痰量增多,以及症状控制不理想等,需要及时进行影像学等检查发现可能的线索。
重视对“哮喘”患者
肺功能检查及准确解读
典型哮喘,尤其是和速发型超敏反应相关的哮喘,因为具备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发作性喘息、发作时双肺哮鸣音,并确定排除其他表现类似疾病的可能,如心力衰竭等,可以在没有肺功能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建立临床诊断。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肺功能的检查是诊断所必须的,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但是,肺功能不仅仅用于哮喘的诊断,在哮喘的病情管理中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峰流速仪可以部分替代肺功能检查,居家就可以检测哮喘的病情改变。对于哮喘病情控制欠佳的患者,或自觉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定期的肺功能检查仍然重要,是监测哮喘病情控制与否的重要指标。因为部分患者哮喘的发作性特征并不明显,同时,因为肺活量下降缓慢,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有些人因此会不规律使用ICS,乃至自行停用。
因此,对于哮喘患者,定期复查肺功能,尤其是在执行阶梯治疗方案进行ICS减量时,复查肺功能是重要的参考。
重视哮喘的异质性
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复杂性
哮喘病因构成复杂,对于遵照指南规律治疗仍然控制欠佳的患者,应注意寻找可能的病因,比如以哮喘为主要特征的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EGPA),仔细观察患者的CT表现,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明确疾病。部分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应注意其临床表现并及时明确诊断,予以治疗。
对于部分ICS+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治疗效果欠佳的难治性性哮喘(即重症哮喘)患者,可根据FeNO和外周血EOS检查结果,选择恰当的生物治疗。
重视寻找哮喘发病机制的核心特征
减少哮喘的过度诊断
慢性咳嗽和呼吸困难是呼吸疾病门诊非常常见的就诊症状,对于部分病因不明的咳嗽,有时在未详细问诊的情况下,因为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而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一旦结果为阳性,即诊断为哮喘,并开始规律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咳嗽发作有一定特征,需要详细询问,比如遇到特殊过敏原或刺激出现发作性咳嗽,深夜或凌晨出现的咳嗽等。一旦患者的咳嗽并不符合这些特征,则需要考虑其他慢性咳嗽的病因,如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等。部分患者因为过敏性鼻炎控制不佳可以出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而这部分患者往往也是哮喘发生的高危患者,同时,过敏性鼻炎本身亦可出现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另外,部分感染后咳嗽也可以出现激发试验阳性的情况。因此,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甄别非常重要。
哮喘的病因构成复杂,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差别大,因此,必要时需要对具体临床特征和肺功能表现,乃至气道炎症的程度进行判断,结合哮喘的治疗指南,有效地实施个体化治疗。
编排:高玮 | 审校:娇娇
请点击下面的 “ 在看 ”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32-6777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