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专业:内科
单位: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作为全国灾害、灾难事故防控方面的专家,她参与指导多起重大灾害、灾难的医疗防灾救治工作,挽救了无数的性命,在提高生命抢救成功率方面,功勋卓著,不但明显降低了致残致死率,同时大大提高了我国灾难急救水平。
汪波,1985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后被分配到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工作。工作中她努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运用到实际医疗工作中,注重业务理论学习,注重向上级医生学习,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并对病人有较强的责任心。迅速掌握了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各种肺部炎症、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气胸等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并与1993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92年10月被医院选派参加沈阳市英语高级进修班,通过一年的学习,自己在英语听说读写水平上有了明显提高。回到呼吸病房后,即承担呼吸病房责任主治医师工作。此间,她非常注重间质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部少见的肺炎、COPD合并冠心病及左心衰、重症支气管哮喘及特殊支气管哮喘等疑难及重症病例的诊断及治疗,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1994年12月在参加市卫生局举办的第一期青年干部培训班期间,系统的学习了医院管理、卫生法律、法规等理论,使自己管理水平又有了提高。1995年3月被任命为一院院长助理。1996年3月被任命为业务副院长,重点负责内科系统的业务及行政工作。因工作需要1997年3月任市九院业务院长。
1999年3月任沈阳市急救中心业务主任,负责医疗业务及行政工作。在从事行政业务管理工作期间,从未间断业务知识的学习,参加全国及省内组织的呼吸系统学习班、研究会,撰写了《小剂量激素吸入加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变异性哮喘》等论文,并与1998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多年来自己深感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支气管哮喘的诊治等。因此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参加了《呼吸系统疑难病理诊断和治疗高级医师进修班》等培训班,通过学习使弥漫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其临床特点、全身性疾病在肺部的表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肿瘤、特殊类型支气管哮喘及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撰写了《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变化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的价值》、《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变化》等文章,并刊登在中华医学研究杂志及中华中西医杂志上。担任院长工作期间,承担业务院长查房;组织、参加院内疑难、重症病例的会诊、抢救工作;组织业务培训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位的医疗、急救水平,保证了医疗安全,同时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分管业务工作几年间,未发生医疗责任及技术事故。2001年10月被沈阳市学会第十五届理事会聘为理事,2002年8月被沈阳医学会急诊分会聘为第四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3年4月12日被中华医学会辽宁分会急诊医学分科学会聘为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99年在市急救中心任副主任期间,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救治的都是急危重症病人,大多情况下,来不及详细问病史、查体和做辅助检查,尤其院前急症病人。为了抓紧时间救治病人,必须尽快判断病人急症是哪个系统疾病、哪个部位的急症、急救原则是什么,并迅速建立人工呼吸和静脉通道,维持生命,为下一步抢救赢得时间。因此几年来,始终重视“三基三严”工作,每年组织业务学习和培训十余次,并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考试1-2次,亲自出题,亲自判卷,成绩前三名予以重奖。2001年组织全体医生进行基本技能考试,分成心肺复苏组、气管插管组、包扎止血和固定组,心电图诊断及心电图操作组,个个过筛,人人过关,并选拔出优秀选手,参加市卫生局的青年医师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大赛,在大赛中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个人单项两项第一,一项并列第二名的好成绩。组织全体中心医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试,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心电图诊断,并制定考核标准,组成评审组,当场打分,选出前三名参加“全国院前急救医师技能大赛”,在全国大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严格的“三基三严”培训和考核,目前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人掌握了常见危急重症的诊治和常见集成操作,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在社会上和同行业中得到好评。
她在市四院工作期间:一、抓住机遇,促进学科建设,使医技科室上档次,上水平。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循证医学不断被认可和重视,医技科室在医院的地位凸显重要。如何更快地发展医技科室,使他们更好地支持临床、服务临床,这是她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要抓住机遇,加快医技科室的发展。1、积极抓住申报重点科系这一好时机,自己和放射线科、电诊科一起准备材料,鼓励他们抓住机遇,树立信心,强化重点和亮点,尤其将重点放在如何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上,图文并茂,很有说服力,使来审专家们为之一振,大吃一惊。初审已通过沈阳市重点科系,居市属医院前列。2、积极抓住我院创建三甲医院这一契机,深入分管科室认真动员,强调创三甲重要性,对照创“三甲标准,找出不足,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使科室内涵建设有了很大提升。二、抓科研,促进学科发展,提高诊断水平。科研工作促进学科发展,这已在科主任心里有认识。但如何做好此项工作,自己能够与科主任多交流、多沟通、多鼓励,并指导他们多与同行业上级医院科主任接触,站在巨人肩膀上,站得高、看得远。因此,今年自己分管科室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1、电诊科荣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填补了我院几十年没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空白,争取到市科研课题1项,这是我院医技科室的一个突破。2、放射线科和病理科各获1项市科研成果鉴定。3、各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检验科开展新项目9项。病理科开展20余项,中医科开展3项,皮肤科2项,耳鼻喉科开展了显微外科手术,开展新项目2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