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浩    男    汉 1942年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肝脏移植中心主任

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

个人感言
推荐理由
先进事迹

王学浩教授1965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 1979-1982年攻读外科学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39-198510月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研修肝脏外科和肝脏移植。研修期间,王学浩教授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先进技术, 198510月,抱着要用自己学到的世界最先进外科移植技术服务祖国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决心,毅然回国。回国后,王学浩教授主要致力于肝移植、肝脏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王学浩教授热爱党,热爱祖国,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立足本职工作、做好本职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王学浩常说:要有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创新意识,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合格的共产党员,才能不负众望,真正起到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

王学浩教授在临床和科研第一线努力拼搏工作40多年,克服了无数困难,他最显著的特点是执著追求、努力拼搏、敢于挑战、勇于创新。

主要事迹如下:

一、在临床实践中勇于创新,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肝移植是世界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而活体肝移植又是肝移植中的前沿,王教授常说,外国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于是,王学浩带领他的学科,抓住了国际前沿课题中的前沿来定位学科的发展方向。

肝移植手术的开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其过程充满着崎岖和艰难;可以说,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没有对整个学科发展的执著追求,没有克服重重阻力和种种压力的勇气,王学浩教授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绩。

王学浩于19951月基本与国际上同步主持完成我国首例活体肝移植,但是,他们是冒着风险在惊涛骇浪中闯过来的。从事医学事业,干医生这一行,尤其是外科医生,本身就意味着风险,而开展活体肝移植手术则要冒更大的风险。王学浩教授常常对他学生说,你不冒这个险,那每年几十万的晚期肝病病人就永远只能等待死亡。想要干事业,要走在世界医学发展的前沿,必须要有敢冒风险,敢于承担责任和压力的勇气。

科学的发展在于不断创新,在于不断寻找制高点。创新是学科发展的生命力,王学浩和他的学科群体的活体肝移植在全国始终走在前列,活体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居世界领先水平,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都来自于不断创新和不断开拓。

开展活体肝移植这项顶尖技术,是我国国情的需要,是几十万肝病患者生命的呼唤。从儿童活体肝移植到成人活体肝移植,再到急诊活体肝移植,再到亲体肝移植治疗Wilsons病,王学浩教授带领科研人员们,一步一个脚印,在活体肝移植领域书写着辉煌,创造了移植领域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40余年来,一直坚持在临床工作第一线扎实工作, 在肝移植领域取得卓越创新性成果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尚未建立“脑死亡”法,活体肝移植又是高风险、高难度技术,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王学浩教授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20世纪90年代与国际上同步开展活体肝移植研究,创造我国活体肝移植领域多项全国第一。

1、开展"活体肝移植(LRLT)治疗WD基础及临床创新性研究",对LRLT治疗伴有神经症状WD提出新见解。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大宗病例确证了LRLT治疗伴有严重神经症状WD的良好疗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2、率先建立我国大陆活体肝移植临床规范化技术体系,开展"活体肝移植系列研究"。完成我国大陆活体肝移植多项开拓性工作:上述成果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4)。

3、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小移植肝损伤和保护的基础研究"。该项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008)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

4、2011年当选工程院院士后,仍然坚持临床工作第一线,率领学术团队,开展Treg与肝移植免疫耐受临床转化研究。经过10多年的研究,已将Treg用于肝移植术后临床,在国际上引领了移植免疫耐受的治疗新技术。如获成功,将可能是一个重大突破!

5、当今,影响肝移植深入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供体匮乏,近2-3年以来,王学浩教授和他的团队与红十字会一道积极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目前已经组织人体器官捐献70余例,挽救了近200例肝肾衰竭的终末期患者,为我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6、王学浩教授在肝癌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杰出成绩。1986年在国内首次报告应用Lipiodol动脉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为肝癌的介入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1987年在国际上首次报告125I-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导向治疗原发性肝癌。此项技术使数以万计的患者受益。他是倡导现代肝癌综合治疗的先行者。

三、积极建设先进学科研究群体,努力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

王学浩教授从事医学教学和科研40余年,桃李满天下。他至今已培养长江学者1名,杰青1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目前仍承担南京医科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医院进修生的部分代教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学科成为国家器官移植临床重点专科,国家肝脏移植重点实验室。

四、竭诚奉献,医德高尚,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活体肝移植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没有对事业的不懈追求,没有科学奉献的精神,就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王学浩教授经常教导他的学生和他所领导的团队,要有一颗竭诚奉献的心,只有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拒绝金钱和利益等各种诱惑,真正成为一名医德高尚的合格医生。王学浩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王学浩教授的带领下,肝移植中心的医生努力拼搏,由于肝移植工作的特殊性,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元旦,没有端午节、中秋节,没有圣诞节,年轻人也没有情人节,也没有周末,甚至也没有白天和黑夜,所有的生活都围绕着肝移植工作安排。手术中手术小组成员除了精神高度紧张外,还要消耗巨大体能,肝移植手术的辛苦程度只有参加手术的医生才能体会得到。王学浩带领他的手术小组一上台就是从下午直到深夜,有个手术作了17个小时,作到最后,两条腿肿胀的没有一点知觉;常常使两顿饭都不吃,吃饱了会影响手术,但那时一点也不饿,手术下来也根本不想吃东西,只是要喝水,拼命的喝水,很多人手术已结束就疲劳地在手术室里随便找个地方甚至地上倒头就睡。

手术的很多病人是肝炎病人,手术医生随时有被感染的危险,手术台上又常有手被针戳破的情况,病人渗液和腹水很多,弄得手术衣上到处都是,王主任和他的医生们根本顾及不上这些,无法避让,也不能避让。

王学浩教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不退缩的勇气,锐意进取的精神,带领学术团队,继续向前,继续开拓我国肝移植的崭新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