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浩    男    汉族 1961年5月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校长兼泌尿外科中心主任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个人感言
推荐理由
先进事迹

孙颖浩,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亚洲泌尿外科学会前任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现任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兼泌尿外科中心主任、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长,全军泌尿与生殖系统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创办Asian Journal of Urology,并担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主编。

孙颖浩从事泌尿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5年,在泌尿系肿瘤、结石和微创泌尿外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早在1995年,孙颖浩留学美国,师从世界著名的“前列腺癌根治术之父”Walsh教授,回国后率先开展“解剖性前列腺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根治术一直被泌尿外科圣经——Campbell泌尿外科学认为是泌尿外科最难的手术。存在出血难控制、尿控难保留、勃起难满意三大难点,因此在我国一度被视为“手术禁区”。他率领团队攻坚克难,针对以上三大难点,创用了三大关键技术,显著的改善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

面对中国前列腺癌机制研究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现实,孙颖浩医师率领团队,整合多家国内领先的泌尿外科中心,开展高通量测序研究,发现了中国和欧美人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首次描绘了中国人前列腺癌基因组特征,系统揭示SPOP、PLXNA1等蛋白的分子机理,填补了中国前列腺癌研究的困难。

采用GWAS技术,首次发现国人前列腺癌风险相关的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并以此建立了基于13个SNP的具有国人特征的遗传风险评分,使穿刺患者阳性率明显提高,筛选高危人群更为准确,极大的降低了病人的痛苦,显著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针对前列腺癌的显著种族差异性,孙颖浩医师高瞻远瞩,创立中国前列腺癌联盟,牵头完成亚洲最大样本量(22家中心,13904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揭示国人前列腺穿刺人群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临床特征。据此,首次提出国人应使用与欧美人群不同的PSA诊断策略,为中国人前列腺癌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大数据基础。

发现多个高特异性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实体肿瘤融合基因的发现者、密歇根大学Chinnaiyan教授发表同期述评:“该研究发现了中国人前列腺癌新的致病基因,有助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疗决策”。牵头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前期发现的多种诊断标志物的价值优于PSA,明显提高了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避免30.2%-35.3%的不必要穿刺,写入《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开创检测血浆长链非编码RNA诊断前列腺癌的新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被国内外多家中心验证,并用于胃癌、肺癌等其他疾病的实验诊断。在2015年第26届国际抗癌大会(ICACT)上荣获肿瘤学“Alexander Savchuk奖”(首位华人获奖者)。《柳叶刀》杂志以“中国前列腺癌研究的领军人物”为题进行人物专访报道。

创用“尿道镜下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从根本上改变了尿道损伤的传统诊治观点,使其诊断更为直观,治疗更加微创、有效,诊治同期完成。相关成果被编入泌尿外科经典著作《Campbell泌尿外科学》,连续11年写入《欧洲泌尿外科创伤诊治指南》。

首创经皮肾镜下大功率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更新了激光碎石的国际传统理念,使平均碎石时间由69分钟缩短至44分钟,提高碎石效率,成为治疗巨大、复杂性肾结石的主要手段,实现了钬激光单一碎石工具微创治疗全尿路结石的新突破。该术式在第26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和第30届国际泌尿外科大会上进行现场演示,被誉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新利器”。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末端可弯型输尿管肾镜”,集软镜和硬镜优势于一体,被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学会创始人Smith教授誉为“输尿管镜发展的里程碑”,前瞻性多中心研究证实其结石清除率达95.8%,明显优于传统硬镜和软镜。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认证及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3项,并上市销售;与其配套设计的4种取石工具也获国家专利,受邀在第31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等多次国际性会议做大会报告,目前已造福上百家医院的患者。

创立中国泌尿外科与男科创新联盟,促进我国泌尿、男科的临床创新与成果转化,至今为止已完成数十项发明创造的转化,设计和研发出多项泌尿外科使用产品设备,为“中国智造”助力。

以第一承担人获得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新专项等在内的国家、军队及省部级基金资助27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6项、国家发明专利19项。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500余篇,其中SCI论文163篇。主编(译)《The Training Courses of Urological Laparoscopy》等19部专著,创办Asian Journal of Urology,并担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杂志主编,《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 International》等杂志的编委。

在教学方面,共培养博士64名、硕士49名,其指导的研究生获得全军优秀毕业论文,多次获得中国泌尿外科学会分会、中国医师学会及美国前列腺癌基金会的奖励及基金,培养的10多位学生已成为所在学科的科主任,所在医院的院长,为中国泌尿外科界培养了一系列人才。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举办第26届世界腔道泌尿外科大会、第30届国际泌尿外科大会,为世界展示了中国泌尿外科的诊疗水平,提升了中国泌尿外科的国际影响力。

胸怀家国情怀,不忘军人使命和医者初心,在抗震救灾和公益事业上表现突出。2008年,孙颖浩带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医疗救援队赴汶川地震中心进行为期70天的救灾活动,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的“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并荣立军队二等功。

多次进行“健康军营行”等为军服务活动,为基层官兵进行义诊,进行健康知识科普讲座等活动。2017年率医疗队远赴西沙群岛等边远地区义诊,建立院士工作站,为边远海岛军民医疗卫生健康提供坚实支持和保障。

共在全国建立30多个院士工作站,率领团队帮带基层医院、经济欠发达地区、及技术相对薄弱医院,开展技术人才交流,组织基层医院到本院学习进修,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到最需要的基层医疗一线。

主编《前列腺疾病100问》,统科学地阐述了前列腺疾病的症状、诊治和自我保健,内容严谨、形式新颖、紧贴前沿。举办多次科普讲座,深入100多个社区、100多个基层部队进行科普宣讲,惠及广大民众。中央电视台、文汇报、新浪网等多家媒体、网站对科普活动予以报道,2010年获全国和上海市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6年发起 “走遍中国前列县(腺)”大型公益行动,活动已举办7期,为全国超过70000余名患者提供了义诊服务,开展了1100多场学术讲座,共实施了 1883台公益手术,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孙颖浩医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临床一线进行医教研工作35年,在国际率先开展一系列临床诊疗方法,发明和推动多项前列腺癌诊疗创新的转化,发明和转化多项泌尿系结石治疗器械器材,组织多项国际重大会议拓展中国泌尿外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重大救灾任务中表现突出,深入基层一线保障广大基层官兵和边远地区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关注老年男性健康问题,撰写科普读物建立科普平台,发起“走遍中国前列县(腺)”大型公益行动,造福全国各地70000余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