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妇产中心主任
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吴瑞芳,女,1957年生人,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主任,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与保罗.杨森药学研究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获得者。兼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专委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常务理事与妇产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女医师协会副会长与妇产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并《中华妇产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从事妇产科临床、研究与教学工作三十六年,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对妇产科疑难病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与妇科肿瘤的诊治。面对疑难危重或病情复杂的患者从不言放弃,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承担责任,受到社会和患者广泛好评。主要业绩:
一、重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带领的学科迅速发展连年进入全国百强
于2001年5月作为妇产科学科带头人引进新建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主持妇产科工作。面对科室管理与临床业务方面存在大量问题的困难局面,带领全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利用北京大学技术优势,有计划地进行人才梯队的培养与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与业务范围。历经十余年努力,所领导科室全面发展,连年名列全国百强学科,成为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和令深圳市民信赖的优质学科。目前,已经建立了三个国家级“中心”、市级重点学科和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子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被卫生部授予国家“子宫颈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妇科微创中心获批“卫生部妇科内镜手术培训中心”;盆底中心成为“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质量控制中心”;组建“深圳市妇科肿瘤技术研发平台”,获批深圳市第一批“三名工程”,2017年中期评估在深圳市临床学科中名列第一。
二、热心社会公益,进行数万例贫困人群的宫颈癌筛查
鉴于子宫颈癌是人类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癌症,积极推进子宫颈癌筛查。十余年来,募集社会资金,借助国际上的支持与社团的力量,带领团队采用国际最先进技术在广东、贵州、江西、内蒙古和河北等多个贫困地区进行人群免费子宫颈癌筛查5万余例,并对筛出的数百名贫困宫颈病变与宫颈癌患者实施救助,保全了这些姐妹的生命与家庭。带领深圳女医师连续是十二年参加“为了姐妹们的健康与幸福”全国大型公益活动,荣获“杰出贡献奖”与2018年“公益一等奖”。
三、示踪学科前沿积极开展新技术项目,取的多项原创性学术成果
主持完成多项WHO、国际协作与国家“十一五”与省部和市级研究项目,构建了稳定的研究团队,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国际合作“子宫颈癌防治研究”十四年获丰硕成果:自2007年以来与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和美国国际防癌组织(Prevention Oncology International,POI)合作完成多个基于人群的大型子宫颈癌防治项目,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领导的团队首次在大样本人群证实了基于HPV检测的自取样子宫颈癌筛查的价值,有关改善自取样子宫颈癌筛查敏感性的论文被美国《宫颈癌防治指南(2012年)》作为新的研究动向所引用,“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的大样本人群筛查模型建立及推广”2014年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有关阴道镜隐匿病变的研究首次证实其恶性潜能及临床意义,论文被2017年美国《ASCCP阴道镜标准流程指南》作为重要证据所引用;首创通过社区与网络方式的人群自取样宫颈癌筛查模式,使筛查覆盖全球所有低资源地区成为可能,英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多国将其纳入政府主导的子宫颈癌筛查项目,“自取样HPV检测为人群宫颈癌筛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获2017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该成果入选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评出的“2017年影响人类未来的十大医学创新成果”。
2、“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及与生殖健康关系的研究”获得突破:利用先进的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研究女性生殖道各部位菌群的定植,首次发现女性上生殖道存在人体共生菌。这一发现颠覆了女性上生殖道为无菌环境的传统观念,论文与2017年发表在Nature Conmmunication杂志,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
3、“女性生育力保护新手术”为子宫疾病保留生育开辟了新的途径:针对弥漫性子宫腺肌症和特殊部位巨大子宫肌瘤等传统手术无法保留生育功能的难题,探索改良的术式,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多家医院推广应用。牵头成立了中国“女性生育力保护学组”,利用妇产科各亚学科和交叉专业专家优势,组织更深入的女性生育力保护临床研究。
4、“绝经后卵巢内分泌功能的研究”于80年代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绝经后卵巢仍具有内分泌功能并非废弃器官,从而纠正了一直沿用的对40岁以上妇女实施妇科手术时常规切除卵巢的错误术式,被列为建国40周年本学科重大进展之一。
5、“绝育术后盆腔静脉淤血症临床研究”解决了绝育术后盆腔痛的临床难题,所提出的观点为同行所认可并改写了教科书,该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近30篇,被同行引用400余次。参编专著5部,副主编1部,主译专著1部。研究成果获12项省部级科技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
四、重视临床教学,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重视临床教学,建立了良好的师资队伍与完善的各级医师的培养与进修计划,亲自带教并指导年轻教师临床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的研究”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所带领的科室为北京大学硕士与博士培养点,获批首批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近来成为深圳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模拟教学基地。已培养攻读博士与硕士学位学位研究生40余名,学生毕业论文均于权威专业杂志发表,获得好评。
综上,吴瑞芳主任医师医德医风好,发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自觉抵制行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刻苦钻研业务,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业绩突出;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公益项目,受到社会和患者广泛好评,2018年被广东省医师协会评为广东省医师奖获奖者。特推荐申报《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