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医师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党委书记、副院长
单位:北京协和医院
姜玉新,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第五、六、九届主任委员,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中国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总编辑,亚洲超声医学与生物学联合会副主席等职。
姜玉新教授35年来长期坚持工作在超声医学的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是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也享有较高声望。他在我国乳腺癌超声早期诊断、产前超声诊断、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超声诊断、超声介入技术、超声造影剂的临床研究等多个领域做出开拓性工作,先后荣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医德标兵、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榜样等光荣称号。
(一)学为人师,以高超医术领军中国超声
姜玉新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九五”到“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优先基金等科研项目。截至2017年,已发表论文259篇,主编出版“十一五”规划教材及专著 9部。研究成果多次获奖,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5项;教育部科学进步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3项。
建立了中国乳腺癌早期超声诊断标准。国内首先报道了中国妇女乳腺超声标准测值,建立了早期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对超声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具有重要价值。国内最早应用高频超声与超声定位技术开展临床触诊不清的乳腺癌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系列研究,帮助数千例乳腺癌患者实现术前超声定位切除,明显改善预后。应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超声造影技术,研究乳腺肿瘤血管特征,建立了乳腺良、恶性病变超声微血管显像诊断标准。此外还开展了乳腺癌超声基础研究,为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术前判断肿瘤侵袭性和评估肿瘤预后提供了新方法。系列成果在北京市科技推广项目资助下,通过举办36期学习班和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向全国推广,覆盖至全国150多家大型医疗机构。
2009年起担任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国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项目”的超声技术培训专家组组长,带领团队编写统一的超声培训教材和电子课件,亲自安排每一期培训班,协调国家级专家直接为基层医生授课示教。2010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45期,辐射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的400多家县级医院,受训基层超声技术人员5189名,项目一期为146万农村妇女进行了乳癌筛查。8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各省,而且手把手地教基层超声技术人员上机操作,使他们的专业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乳腺癌检出率从2009年的27.3/10万提高到为70.1/10万,为实现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政策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肯定。
建立我国产前超声诊断的技术规范、中国胎儿超声检查规范,推动中国母胎医学的健康发展。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2003年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成立,姜玉新教授担任超声医学专家组组长,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产科超声检查指南》并在全国推广,对规范全国产科超声检查和提高产科超声检查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降低出生缺陷、保障母婴健康提供了技术保障。
15年来,姜玉新教授带领专家组马不停蹄地奔赴全国各地,不仅亲自授课,更指导建立省级产前诊断机构,落实《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2014年至2017年,姜玉新教授牵头全国26家医院开展《重大出生缺陷防治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主编出版了《中国胎儿产前超声检查规范》一书,首次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规范化产前超声筛查方案,首次建立了中国胎儿生物学参数曲线,建立了相应的胎儿生物学参数数据库,使多种重大结构畸形的诊断窗口明显前移。
(二)行为世范,以医者仁心服务患者
行医35年来,姜玉新教授为来自全国的上万例疑难病例明确诊断。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病人极端耐心,无论多忙多累,他总是和颜悦色,细致入微,从未对患者高声说过一句话。每次检查病人时,都会仔细帮助他们摆好舒适的体位,在检查部位周边很轻柔地铺满一圈纸巾,检查过程中又不断与患者沟通病情。凡是接受过姜玉新教授检查治疗的患者,无不对他高超的医术、亲切温和的态度、严谨求精的作风、崇高的人格魅力充满敬意。“很多病人这个时候都由衷地说‘协和的医生真好’”一位学生由衷地说,“耳濡目染,我也能在每次检查病人的时候,习惯成自然地不慌不忙帮患者做好准备,放慢语速,降低声调了”。
2017年7月,姜玉新教授组织北京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同仁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西藏林芝肝包虫病筛查大型公益项目,组织北京市各大医院医生自带超声机器赴林芝地区进行肝包虫病筛查,共完成筛查10009例,其中确诊91例,疑似130例。大医院与基层“大手拉小手”的做法得到了中央统战部等的高度赞扬。
“无论多么大牌的专家,能诊治的患者也是有限的,如果你认真细致对待身边的每一位患者,你就会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业务技能,还获得了患者的信赖,中国有那么多医生,每个人都努力一点,集合在一起的正能量就是无穷的,医患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 姜玉新教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笃定的信念。
(三)德为人先,以化雨春风润泽学生
姜玉新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主委及亚超联副主席期间,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建立了与亚超联、国际妇产超声学会、国际乳腺超声学校及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等超声医学会的合作关系。多次担任大会主席,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及学术活动几十场,为促进我国超声医学与世界接轨作出了贡献。2017年,姜玉新教授带领中国军团做了非常充分的工作准备,完美地展示了中国国家实力、超声学会的实力及北京的会议接待能力,以高票赢得了中国对2020亚超联会议的主办权。
姜玉新教授热心教育事业,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47名,学生遍布全国各大医院,有些已成为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还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医学超声影像学》、《超声医学高级教程》、《超声诊断基础与临床检查规范》、《超声医学科诊疗常规》等九部专著。在他的培养和带领下,协和超声医学科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学科团队,成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质控中心。学生们说,“姜老师不仅是我们学识上的导师,更是我们的人生导师,老师的指导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增长了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