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是癌症的“祸根”,患上四种炎症不要拖,及时干预还能救

来源:医学原创故事会作者:阿司匹林也有梦想时间:2023-04-25 阅读:2372评论:0赞:0 有0人参与

医生,我明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什么现在却确诊为肝癌
49岁的于先生特别不能理解,于先生表示,自己是在读初中的时候查出乙肝的,但当时医生说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任何治疗。
漫长的时间里,于先生也没有任何不适,所以从未到医院进行过任何检查。
两个月前开始,于先生就开始感到肝区疼痛,刚开始是隐隐作痛,并不影响睡眠,所以没有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于先生腹痛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到医院一检查,这才发现已经是晚期肝癌。
从乙肝到肝癌,显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一开始检查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能忽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乙肝病毒也会逐渐变得活跃起来,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会转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这个阶段,如果不重视,肝脏就可能逐渐发生病变。乙肝、肝硬化和肝癌,被称为肝癌形成的三部曲。
在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很高,导致癌症的原因多种多样,遗传、饮食、运动、熬夜、吸烟、酗酒等,都与癌症的发病有关。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这些因素之外的病因——炎症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炎症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动态过程。
当急性炎症来临的时候,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可是,还有一种炎症,它长期存在,并对身体产生缓慢的,甚至不可逆的影响,在这个过程里,由于炎症的刺激,身体在修复的过程中,正常细胞就有可能会发生突变,一旦坏的细胞逃过了免疫系统的监视,就可能在身体里活下来并最终发展为实体肿块。
1、 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是为数不多的能在胃里活下来的细菌,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上皮细胞内,它是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重要原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一种癌前病变,有转为胃癌的风险
所以,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最重要的治疗方案就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2、 乙肝病毒导致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病毒活跃的时候,伴随着病毒的复制,身体的免疫细胞为了清除乙肝病毒,会不断地向病毒发动战争,由于乙肝病毒寄生在肝细胞内部,在清除病毒的时候,免疫系统也杀死了肝细胞,从而导致了肝功能的受损。
乙肝病毒导致的慢性感染,会对肝脏造成长期的损伤,时间长了,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也就大大提高了。
3、 高危型HPV病毒导致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HPV病毒的全称是人乳头瘤状病毒,人体内的HPV亚型有100多种,但是高危型HPV主要包括16、18、31、33、35、45、51、52、56、58型和HPV61型。
高危型,顾名思义,是致病能力更强的病毒,高危型HPV病毒是导致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罪魁祸首。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又是公认的癌前病变,转为宫颈癌的风险非常高。
4、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前者主要损害结肠和直肠,后者可损害从口腔到肛门之间的任意胃肠道部位,以小肠末端和结肠多见。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血便、体重减轻。
由于炎症的反复刺激,患者出现肠癌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溃疡性结肠炎发展为肠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0倍,而克罗恩病发展为肠癌的风险也是正常人的10倍-20倍。
对于任何部位的慢性炎症,都不能忽视,慢性炎症不像急性炎症那么来势汹汹,但就像糖尿病一样,对身体的影响是长期的慢性的。
对于慢性炎症感染,在发展为癌症之前,其实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都是可防可控的,关键在于不要忽视。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32-67773733)

共有0人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