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指南会于4月21-22日在广州召开。
在指南大会现场,国家卫健委百姓健康频道(CHTV)联合医学论坛网采访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为我们解读了2023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更新亮点及CAR-T细胞疗法、ADC药物在血液肿瘤领域应用的新进展。
结合中国临床实践,见证淋巴瘤诊疗发展
马军教授表示,最早一版CSCO指南发布是根据中国临床实践,吸取国外指南、临床研究数据进行编撰。彼时中国淋巴瘤批准药物少,且医护人员较少。
如今,中国已有4000多名淋巴瘤医护工作者,结合中国临床实际,遵照国际循证学的要求,在血液肿瘤、淋巴瘤、病理、放化疗等多学科做了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多个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在药物方面,过去3年我国有39款血液淋巴肿瘤新药获批,包括CAR-T细胞治疗、ADC药物、单双抗药物、小分子抑制剂等,丰富了淋巴瘤临床治疗选择。
基于我国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新药、临床研究等均被纳入指南。2023版CSCO淋巴瘤指南结合中国临床实践,借鉴国际先进指南经验,对难治性淋巴瘤、中枢性神经淋巴瘤、结外淋巴瘤、溶瘤综合征等并发症,以及CAR-T治疗的副作用、细胞因子风暴(CRS)处理等有所补充。
众所周知,淋巴瘤是可治愈的疾病,欧美国家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70%以上,中国一线城市中心医院的5年生存率能达到60%以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总体淋巴瘤5年生存率仅37%,县市级医院的淋巴瘤诊疗亟需规范。
马军教授强调,“随着新药、新治疗方法增多,淋巴瘤诊疗指南更应推及基层,规范诊疗行为。只有达到规范化诊疗,不断研发创新的肿瘤药物,才能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为了达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肿瘤5年生存率整体提高15%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必须实行规范化诊疗建设,才有肿瘤创新的可能。”
2023年,CSCO将举行100余场指南宣讲活动,将指南推及基层,提升淋巴瘤诊疗水平。
在美国,进行一次CAR-T治疗需38万美金,中国是120-129万人民币。全球使用CAR-T治疗的患者一共6500例,5年生存率只有42.6%;中国的数据略高,但也不超过50%。这意味着CAR-T治疗目前只有42.6%的患者可以达到5年无病生存,即临床治愈,剩余58%的患者仍然会复发。
此外,虽然大B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白血病使用CAR-T的疗效好,但是细胞因子风暴(CRS)和神经毒性等副作用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在临床应用时应当注意。
马军教授强调:“CAR-T细胞治疗只是淋巴瘤的一种治疗方法,不是神药,并不是120万一针肿瘤细胞全部消失,也不会100%治愈。CAR-T治疗不能代替靶向、免疫治疗,联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最早在血液肿瘤中应用,此前中国批准并使用阿奇霉素和抗CD33共价偶联物治疗血液肿瘤,但是由于毒性太强近些年被淘汰。现在ADC在药物结构方面改进,最近的抗CD30、抗CD33、抗CD22和微管偶联的安全性非常好,疗效越来越好。最近,新结构DNA双螺旋ADC也出现,可能在安全性上有所提升。
可以说,ADC药物是治疗血液瘤等肿瘤的主要方法。但是我国ADC类药物上市并不久,最多才上市三年。我们还要做些真实世界的、中国的亚洲人群的临床研究,才能获得相关数据来评判ADC药物的作用。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32-6777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