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EAP和叙事护理助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主讲人:李梅枝(湖南省脑科医院 护理部主任),点击下方直接预约↓↓↓
碘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碘不足或过量都可导致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患者应减少碘的摄入量,提倡低盐、低碘饮食,但青春期、妊娠、哺乳期或寒冷、外伤及传染病等,造成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时除外。
甲状腺疾病患者应保障充足的睡眠,晚上11点以前要上床睡觉。因为人体内的各种激素具有分泌节律,如促甲状腺素就是晚11点钟分泌最高,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符合神经内分泌的周期性节律变化,是防治甲状腺疾病的重要因素。
首先请您取去枕仰卧位,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数次,使颈部肌肉放松,然后将软枕垫于您肩部,头部后仰,颈部过伸,放松肩部, 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每次练习30 ~60 min, 4次/天,可有效降低术后头痛发生率。需要注意的是,餐后2小时内应避免练习,防止发生呕吐.
因为有些甲状腺手术后各种引流等会影响病人的活动,故需要在床上解决大小便之问题,而有效的深呼吸及适当咳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先做预防练习。
手术前的晚十点之后不能进食,进水,目的是为了防止在麻醉或手术过程中胃内食物返流出来,吸入肺后引起肺炎。但必要的药物可用小口水服下(遵医嘱)。
手术前一天晚上应保证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对手术的耐受。
进手术室前,要取下活动性假牙及松动的牙齿,以防麻醉插管时脱落,误入食管或呼吸道。眼镜、饰品等在进手术室前,交给亲属保管。
术后当天,尽量少讲话,保持头颈部于舒适位。在床上变换体位时,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避免颈部过度伸展,以防引起牵拉痛或过度弯曲压迫气管。避免剧烈转动颈部或突然改变体位,防止诱发伤口出血,术后6小时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切口渗出物的引流。
02
术后活动
术后第1天可离床活动;在变换体位时要注意保护颈部(如:从床上坐起时,可将手放于颈后支撑头部重量)
甲状腺术后多需放置引流管,目的是便于观察切口内出血情况和及时引流切口内的渗血、渗液,预防术后气管受压。
请您注意保护好引流管,改变体位时注意不要将引流管受压、扭曲或滑脱;下床活动时将引流袋用夹子固定在低于引流管口下方的衣服上,防止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同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1、术后6小时后即可进温或凉开水,若无呛咳、呕吐可进温凉流食饮食,避免过热,以免引起颈部血管扩张,
2、术后一日可从流质饮食(米汤、蛋花汤、藕粉)过渡至半流饮食(汤面、馄饨、蛋糕)直至普通饮食。甲状腺手术对您胃肠道功能影响很小,只是在吞咽时感觉疼痛不适,您应少量多餐,加强营养,以促进切口愈合。
3、如果您出现四肢麻木,手足抽搐等缺钙症状,我们暂时不建议您进食鸡蛋,瘦肉,牛奶(因含磷限制钙的吸收,会加重缺钙现象),待甲状旁腺功能恢复正常,以上症状缓解后即可正常进食。
4、我们建议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5、忌食:油腻、辛辣(如生葱、生姜、生蒜、辣椒等)、煎炸、腌制食品;禁烟禁酒。
6、甲状腺部分切除的患者在饮食上没有过多限制,你可以正常饮食,海产品也可以正常吃,在吃炒菜时可选择油热后先放盐炒一下再放菜,适当减少碘摄入量。
7、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除了在做碘-131治疗前后一段时间内需要低碘饮食,目的是增强患者摄碘能力,提高碘-131内放射治疗的效果。其它时间则只要避免高碘饮食即可。甲状腺全切术后患者“饮食上注意避免高碘饮食即可,而非绝对禁碘!”
1) 伤口处缝线为可吸收缝线可拆除或自行吸收,如不可吸收缝线,遵医嘱按时拆线,勿自行拆除。
2) 请您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特别在夏季要避免出汗。
3) 请您出院后要继续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热、痛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诊。(可去各医院外科就诊) 拆线一周后,如果切口处无感染、裂开等迹象,方可洗澡(洗澡时间不易过长,伤口处不可使用肥皂、沐浴露等碱性化学品,尽量避免揉搓切口)。
4) 拆线后,请您做抬头、左右转颈等运动,以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从而减少因瘢痕挛缩引起的功能障碍。
1)我们建议您尽量减少食用可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的食物,如萝卜、白菜(因其含有能抑制甲状腺素合成的硫脲类物质)。
2)还应做到不吃或少吃可能致癌的食品,如油炸、烧烤、烟熏及盐腌的食品。
3)同时您可以多吃含有抗癌成分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富含维生素C的西红柿、橙子、山楂、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莴笋;富含矿物质的香菇,银耳等。
请您出院后严格根据医嘱服用药物。定期复查甲功及甲状腺B超,监测肿瘤的复发,调整用药,以预防甲亢或甲减的发生。
复查时间一般为术后第1、3、6、12个月,以后每年复查一次,随访三年。(具体复查时间请以医嘱为准)
来源:通络小课堂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联系电话:0731-85054048
推荐阅读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32-67773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