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女    汉族 1957年2月出生

职称:主任医师

专业:重症、急诊、呼吸

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

个人感言
世界上有三样东西对人类是最重要的,FAITH(信),HOPE(望),LOVE(爱),在我心里,对这三个字最好的诠释便是急诊。
推荐理由

她雷厉风行,勤恳务实,是急危重症抢救中的一员猛将;她努力探索,总结创新,是“热射病”诊疗中的医学尖兵;她深入军营,走进社区,是官兵和患者的良师益友。“真落实、敢担当、有激情”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

先进事迹


高燕,全军重症战创伤救治中心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现任中国急诊医师学会委员、国家灾害预防医学委员会理事、全军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辽宁分会急诊学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军区急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阳医师学会急诊专业主任委员;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编委、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编委;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荣誉如花环般簇拥,但高燕主任给大家的印象总是“雷厉风行”“亲力亲为”“勤恳务实”……1972年入伍,1984年入党,从事呼吸专业20余年,自2002年开始从事急危重症领域,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攻坚克难,她在急危重症患者早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及精准指导液体复苏、严重感染与多器官功能损伤后保护、严重多发伤救治及急危重症患者高级生命支持救治前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敢于担当,巾帼不让须眉

2006年高燕主任毅然挑起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科的重担,那时总院的急诊重症医学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孩,嗷嗷待哺,但也就是凭着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高主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与机会,打磨提升团队的救治能力,2007年提出急诊急救、急诊手术、急诊EIC的急救模式理念。并逐渐形成现在三环节紧扣的急救链体系。实施抢救室ICU化,业务技术扎实化,培训教育常态化,疾病诊疗规范化,做到高标准、严要求、重落实。目前已建成综合技术强、设备齐全、监护检测能力突出的救治单元和团队,并开展新技术新业务30余项,对重症创伤、热射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急救形成特色的综合急救团队,有效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成功率。把急诊科建成了综合技术力量强、设备齐全,监护、检测能力强的急危重症救治单元,实现了科室建设的新跃升,使急诊科在短短几年内就已进入总医院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院前--急诊急救--创伤手术--EICU救护链模式”、“高级生命支持前移、多学科协作的重症创伤救治平台、多个国际认证、多种形式的培训体制”等学科特色模式。今天的急诊科已逐渐形成抢救危重病人多,急救水平过硬,抢救成功率高,救治病种全面的综合急诊医学部,

二、姓军为民,为生命打开绿色通道

近10余年,“非典”、“甲流”、地震海啸……在不断的侵蚀着人民群众的宝贵生命,每当天灾人祸发生之时,总有这样一群人不畏生死地出现在残酷的前线,冲锋陷阵。2003年,高燕主任奔赴小汤山参加抗击非典医疗工作,数十个日日夜夜,面对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团队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践行了救死扶伤的医者准则。

当“印度热浪肆虐,死伤无数”之时,我们少有人听闻、接触“热射病”,更何况是救治。但就在2010年,一个紧急求救电话让高燕主任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某部队战士陈某,训练时突发意识不清,并迅速出现多脏器功能损伤,当地救治未见好转,面对着年轻的战士、突变的病情,高燕主任亲自奔赴现场,短短几小时后,一架直升飞机便降落在沈阳,小战士在高燕主任等人的护送下平安转运至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监护室接受系统治疗。无独有偶,2011年、2012年,史某、冷某、李某……每一个小战士的发病都牵动着高燕主任的心,每一次转运、抢救、诊治,高主任都冲在最前面,不是不放心他人,而是她想更快、更早、更多的了解每一个战士的病情,早期干预、早期治疗,让部队,让他们的家庭,也让自己不留下遗憾。4年间,通过多例热射病的救治,高主任总结出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滤,早补凝,早肝素,早插管,早镇静,早肠内。同时为了避免同样病例的发生,在她的倡导及带领下,急诊科组织编写了《热射病防治手册》,内容涵盖了部队中发生热射病的4个大类易感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因素、训练组织因素和基础诊疗因素)和15个小类易感因素(如潜在疾病、体力不足、脱水、睡眠不足、超重、热负荷过重、强烈的太阳辐射、诊断不当、治疗不当等)以及抢救及治疗预案等,同时高燕主任带领科室成员亲自向官兵们进行宣讲教育。在大力度、大范围的宣传教育下,基层部队、军事院校的卫生部门都基本掌握了关于热射病的紧急处理知识,配备了基本的降温设备、急救药品,也把急诊科和主任的电话列入了紧急求助电话名单中。

三、服务社会,急救技术惠及公众

医学是没有界限的,医疗技术的普及是没有条件的,除了科室内每年组织高级急救技术和监护技术培训班、急诊医师学习班,高燕主任带领急诊科还主办了2期全军学习班与3期军区学习班,与大家共同分享及探讨最新的危重症医学救治技术、进展,也大大提升了总医院急诊科在社会上的公众形象。2012年急诊科通过美国心脏病学会认证,挂牌成立AHA心肺复苏培训中心,实现与国际接轨。并拥有8名高级AHA培训导师,获得初级导师培训资格。定期开展培训班,经培养通过的初级导师已有近百人。目前正在组建国际创伤培训救援团队,同时为全区培训急诊医师近百人。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了提升全民的急救技术,减少院前死亡的发生率,每年的10月10日,高燕主任都会带领科室医护人员走进社区、走进校园开展“白金十分钟——急救技术培训”,使人民群众了解、掌握心外按压、人工通气这些基本的急救技术,做到真正的服务社会,惠及公众。

四、科研主打,力争创优争先

高燕主任高度重视科研对临床工作的带动和推进作用,已建立科室原创的科研数据库,有计划、多方向的撰写科研论文,重点加强科研成果的申报与产出,科室已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申报军区、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科研经费90余万元。高主任个人承担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沈阳市自然科学基金两项,院基金课题两项。撰写统计源期刊学术论文19篇,主编、参编专业著作多部。承担第四军医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任务,沈阳药科大学临床药师的培养。作为主要研究者和参与者先后参加了国家“七五”、全军“八五”、“九五”医学攻关课题。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高燕主任的带领下,2011年急诊医学部与兄弟科室一起晋升为全军“重症战、创伤救治中心”,开辟了多学科协作救治重症创伤患者的新局面;2012年创伤与器官保护实验室被评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在这个广阔富饶的平台上,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科室规模不断扩大,医疗质量持续提高,已具有全军及辽宁省及沈阳市急诊医学的首席学科占位,在东北战区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威望。

“真落实、敢担当、有激情”已经成为高燕主任和急诊医学部的鲜明写照,同时其本人连续多次被评为“三八红旗手”、“优秀文职干部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