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乳头状瘤 ( laryngealpapilloma )
解释 收起


    乳头状瘤(papilloma)是头颈部上皮性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组织学上可分为:
   
    ①鳞状上皮乳头状瘤(squamous cell papilloma)多见于舌、软腭、扁桃体及喉部;
   
    ②变移上皮型乳头状 (“transitional”papilloma):鼻腔、鼻窦多发,偶见于喉部;
   
    ③柱状上皮乳头状瘤(cylindrical cell papilloma),一般与变移上皮型同时存在,极少单发。
    喉乳头状瘤绝大多数为鳞状上皮性,男性发病多见,男女之比约为3:1。根据发病利间通常分为两型:
   
    ①幼年型喉乳头状瘤:表现为多发性,又称乳头状瘤病(papillomatosis),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至5岁发病。
   
    ②成年型喉乳头状瘤:多为单发性,一般在20岁以后发病,中、老年多见,平均年龄为50岁。成人也可发生具有幼年型特征的乳头状瘤。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初发症状以声嘶最为常见。伴随病变的浸润、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及喘鸣,尤其在儿童。成人患者还有咽喉异物感、咯血性痰等症状。成人喉乳头状瘤发展缓慢,常以持续性或渐进性声嘶就诊。
    幼年型喉乳头状瘤为多发性,肿瘤通常以声门为中心广泛侵犯声门上区,甚至声门上、下均可受累,故在早期即可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文献报道,约有1%的患者因肿瘤侵及下呼吸道及肺部而死亡。
   
    (二)查体要点
     由于嗪部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声嘶及咽喉部的异物感,因此,详细地喉部检查对于喉乳头状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检查首先观察咽部有无病变,如扁桃体肥大或息肉、咽后壁的病变,进而观察舌根部、会厌的病变,喉室的病变、声门上及声门下的病变。成人喉乳头状瘤一般为单发性、浅表性,好发于一侧声带边缘膜性部,或前、后联合,角化倾向明显,外观 呈白色。肿瘤浸润较慢,除复发病例外,极少发生喉阻塞。
    喉乳头状瘤(laryngealpapilloma)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本病的性别分布没有差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10岁以下儿童更为常见。儿童的乳头状瘤较成人生长快,易复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自限趋势。成人乳头状瘤易发生恶变。病因尚未明了,有学者认为与乳头状瘤病毒有关。其次,也有可能与内分泌和喉部局部刺激有关。喉乳头状瘤一般可分为两型:儿童型和成人型。儿童型基底广,HPV检出率高,多为HPV 或HPV 此型有自愈趋势。成人型带蒂的较多,HPV检出率低,多为HPV,或HPV,有癌变可能。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诊断要点 展开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4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5 预后评价 展开
6 病程和预后 展开
7 最新进展 展开
8 诊断标准 展开
9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
10 诊断依据 展开
11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