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解释 收起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同样是由于心内膜垫组织融合过程中发育障碍所形成的一组畸形,包括:房室瓣下方巨大的室间隔缺损,原发性房间隔缺损,以及房室瓣发育异常。超过5O%的患者合并先天愚型。
【解剖学基础】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包括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室瓣下方室间隔流人道缺损,以及一组房室瓣横跨左右心室,形成前、后共瓣。室间隔缺损巨大,室间隔嵴即是缺损的边缘。Rastelli根据共瓣的形态及其腱索附着点将其分为三型:1.A型前共瓣在室间隔嵴的上方形成裂隙,大致均匀地将前共瓣分为左前瓣和右前瓣。
    2.B型前共瓣的裂隙偏向右室侧,连接左前共瓣的部分腱索、乳头肌附着在右侧室间隔上。
    3.C型前共瓣没有裂隙,瓣膜完全游离,没有腱索附着在室间隔上。从胚胎发育的角度上看,部分性和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实际上是同一种畸形,仅仅是病变的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畸形被称之为过渡性,其特点是存在两组房室瓣,室间隔缺损相对较小。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辅助检查 展开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5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6 诊断依据 展开
7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