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致病菌侵入泌尿系统内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炎症。致病菌大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最常见)。好发于女性及尿路梗阻患者。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和输尿管炎)和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和尿道炎)。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简称尿感)是指致病微生物在尿中繁殖并侵犯泌尿系统的任何部位,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前列腺。病原体主要为细菌,也可为真菌、病毒、衣原体和寄生虫等。但以细菌性尿感为最常见。
1.急性肾盂。肾炎 (1)全身感染症状:包括突发感染症状,少数可有感染。红细胞也可增多,甚至为肉眼感染发作的不利因素和相关疾病。
1.有既往发病史及相关疾病。 2.有典型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 5/ml或尿细菌检查阳性结合临床症状确诊。 4.影像学检查利于明确病因和鉴别诊断。
1.一般治疗症状明显时需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予易消化、富含热量和维生素饮食。高热且胃肠道症状明显者,可静脉补充葡萄糖、电解质和维生素等。 2.对症治疗予碱性药物如枸橼酸钾或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减轻膀胱刺激症状;予膀胱膀胱区局部热敷亦有助于解除膀胱膀胱炎:抗生素可选用复方磺胺甲嗯唑、喹诺酮类、头孢类等敏感药物,可联合用药。 4.外科治疗对有外科适应证如尿路梗阻患者,请泌尿外科医师会诊,进行外科治疗。处置 1.症状较轻的感染的性质,鉴别上、下尿路感染,是否存在泌尿系梗阻等诱因和相关疾病。 3.注意和常见的发热性疾病、急腹症、尿道综合征和肾结核等鉴别。
一、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二、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具备上述 一、二项可以确诊。如无二项则应再作尿细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三、作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四、未有条件作尿菌培养计数,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个/油镜视野,结合临床尿感症状,亦可确诊。 五、尿细菌数在104—5个/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5个/ml,需结合临床表现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 必须指出,有明显急性膀胱刺激症的妇女,尿中有较多白细胞,如中段尿含菌数>102个/ml,亦可疑诊为尿感,并等待培养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 一、治愈标准症状完全消失,三次尿培养为尿菌阴性,疗程结束后2周、6周复查尿培养尿菌仍阴性。 二、好转标准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停药后又复发,尿检呈阳性。 三、无效标准治疗后尿培养尿菌仍阳性,或治疗后尿培养尿菌阴性,但2周或6周复查尿培养尿菌转为阳性,且为同一菌株,可视为治疗失败。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
泌尿系统 | 尿路感染 | 发热 | 腰痛 | 头痛
| 产褥感染 |反复不愈的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 |高渗尿 |高血压 |宫颈黏液脓性分泌物 |管型尿 |集合管或乳头弥散性真菌浸润 |脊髓缺血 |继发感染 |混浊尿 |菌尿 |腊肠趾 |黏液尿 |尿道口有白膜形成 |尿道流血 |尿道痒感 |尿内出现蛋白及管型 |尿频伴尿急和尿痛 |尿渗透压下降 |尿血 |尿液氨水味 |尿液臭味 |尿液混浊 |尿液烂苹果味 |脓性分泌物 |膀胱膨隆 |射精疼 |神经性尿频 |肾脓肿 |输尿管梗阻 |陶奇感染 |特异性氨基酸尿 |无症状性菌尿 |真性菌尿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