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性动脉炎又称为Horton病,因为常累及颞动脉也称为颞动脉炎。其病理改变为动脉壁中层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浸润,尤其是大量的多核巨细胞聚集于内膜或内膜与中层交界处,现根据这种病理特征称为巨细胞性动脉炎。部分患者合并系统性脉管炎、结节性动脉炎和风湿性多发性肌痛。本病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患病年龄为65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九十年代有文献报告其患病率为78.1/百万。
老年人出现颞部的疼痛、眼眶痛、四肢近端的疼痛、视野缺损、视力下降以及脑梗死者应考虑本病。本病应与其他引起的头痛各种疾病相鉴别。 国际头痛学会制定该病的诊断标准为:颞浅动脉活检发现典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下列一项或多项表现:头部浅表动脉的头痛消失。
1.巨细胞性动脉炎的治疗首选皮质类固醇。 2.首次治疗可采用40~90mg/d泼尼松,泼尼松应逐渐减量,在数周至数月后停用。 4.有视觉障碍者应尽快使用皮质类固醇,如在视觉障碍出现前治疗效果更好。但老年人容易出现激素的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如不良反应严重可改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
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
脑梗死 | 发热 | 头痛 | 水肿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