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甲状腺
解释 收起


    异位甲状腺是一种先天胚胎发育异常性疾病,是甲状腺下降过程异常,停留在其他位置,出现舌甲状腺、颈前甲状腺和上纵隔甲状腺等。容易被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等疾病,导致误治。
    本病的发生率约为1/100 000~1/18 000,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3~8。正常人的胚胎在发育至第四周时,第
    一、二腮弓间咽底壁正中,由内胚层内陷形成甲状腺胚基,此后逐渐向下生长,其同咽道相连部分形成导管,即甲状舌管。第七周时到达正常位置向气管及两侧伸出多条索形细胞群,形成甲状腺峡部及侧叶。甲状舌管也在此时闭锁退化,仅在舌根部此管上端留有一永久性凹陷____舌盲孔(图60-1)。

    从以上胚胎发育路线可知,如果甲状舌管未能闭合 ,随导管内上皮分泌物聚集形成囊肿,谓之甲状舌管囊肿。若甲状腺下降过程异常,停留在其他位置,则出现异位甲状腺:
   
    ①舌甲状腺,可位于盲孔处、舌体内部或舌下;
   
    ②颈前甲状腺;
   
    ③上纵隔甲状腺,为下降至胸骨后所致;
   
    ④还有鼻咽、食管、气管内甲状腺等。其中以舌及颈前异位甲状腺最多见,且两者多位于颈中线(90%),发生率前者约占90%;后者因与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相似而多易误诊。
    异位甲状腺有甲状旁腺和迷走甲状腺之分。甲状旁腺为正常甲状腺以外的额外腺体,位置不定,但与正常甲状腺有一定距离,切除不会产生后果。迷走甲状腺系整个甲状腺完全异位,颈部正常解剖位置无甲状腺组织。核素扫描显示正常部位无甲状腺,颈部其他部位有异常锝浓聚(图60-2)。切除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手术前应该全面评估。

诊断思路
   
    (一)病史要点
    异位甲状腺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在儿童多为体检或家长偶然发现。尽管无症状,但大约70%的舌异位甲状腺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
    临床表现与发生部位、肿物大小、是否存在功能改变及恶变等有关。当青春期、妊娠期
代谢需求旺盛或外伤、感染时,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异位甲状腺发生肿大,引起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发音障碍、咽异物感、睡眠打鼾等。当发生感染时可有触痛,表面皮温升高,压迫气管症状等。异位甲状腺功能改变时,伴发甲亢或甲减症状;恶变时可有溃疡、局部出血等肿瘤症状。
   
    (二)查体要点 
    舌异位甲状腺检查可见舌根部(多位于正中)实性肿物,呈半球形、基底广、色红、表面光滑,血管清晰可见。颈前异位甲状腺检查可见肿物表面光滑、境界清、质韧、无压痛,可随吞咽动作移动,与甲状舌管囊肿很类似。

1 辅助检查 展开
2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3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4 预后评价 展开
5 病程和预后 展开
6 诊断标准 展开
7 诊断依据 展开
8 相关课件 展开
9 相关检查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