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年龄均发生,以青年时期头面、臂、背部发病多见。为一柔软或多个柔软或坚实的球状物,直径在1~3cm不等。粉瘤埋藏于皮肤或皮下组织内,与皮肤粘连,基底可移动。皮表可见开口小孔,推动囊肿时,此处与皮肤粘连甚紧,并见略微凹陷而出现小坑,即为直接通达皮肤表面的腺体所在导管开口。有的开口处塞着一个黑色粉刺样小栓可挤出白色蜡样物质。发病多年而无症状,易继发感染,化脓破溃,有的奇臭难闻。文献报告有癌变,多数转变为基底细胞癌,少数变为鳞状细胞癌,癌变率约2.2%~4%。
(1)表皮囊肿:是一种真皮内含有角质真皮深层,重者可达真皮深层,并可侵犯皮下脂肪层,故可伴脂膜类及血管类改变。鸸有皮真皮浅层病理改变轻微,此点真皮浅层有所不同。真皮或皮下,具有囊腔结构,外有囊壁,内有液体或其他成分的病理结构。
【病因】青年时期多发。常由于皮肤外伤所致,有时发病与外伤间隔多年或者伤情稍微而难以回忆。
病理活检可确诊。
皮肤皮肤的各类皮肤下囊肿,因张力过大,有的不移动,而易考虑到纤维瘤。应与多发性脂囊瘤、脂肪瘤及神经纤维瘤鉴别,依据病理可确诊。
1、手术或激光手术切除。2、术后服用消炎药治疗1周即可。口服用VC、B1、B2等,可适当加大剂量。术后7~10天即可痊愈。3、术后检查伤口敷料,发现有感染迹象时进行局部处理。
长期生长的可发生癌变,并继发感染,据记载有恶变的可能。
【预后】应特别注意对皮肤的护理,要讲究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更衣、勤剪指甲。 对囊肿不可用力挤压,以免人为刺激引起发炎。囊肿较大者可争取手术摘除。 如有继发囊肿摘除术。 如发现囊肿已经化脓,则应去医院作切开引流。待创口愈合后方可再作囊肿摘除手术。
| 结节 |囊肿 |皮肤粘连 |皮下囊肿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