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结膜炎 ( bacterial conjunctivitis )
别名: 非淋球菌性
解释 收起


    细菌性结膜炎常侵犯双侧,以黏液脓性分泌物为特征。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诊断思路
   
常见体检
     1.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
     2.结膜充血,尤其是在穹隆部。  
     3.严重感染病例可出现角膜点状上皮病变。  
  
    正常情况下结膜囊内可存有细菌,大约90%的人结膜囊内可分离出细菌,其中35%的人更可分离出一种以上的细菌,这些正常菌群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60%),类白喉杆菌(35%)和厌氧痤疮丙酸杆菌,这些细菌可通过释放抗生素样物质和代谢产物,减少其他致病菌的侵袭。当致病菌的侵害强于宿主的防御机能或宿主的防御机能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如干眼、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即可发生感染。患者眼部有结膜炎症和脓性渗出物时,应怀疑细菌性结膜炎(bacterial conjunctivitis)。按发病快慢可分为超急性(24小时内)、急性或亚急性(几小时至几天)、慢性(数天至数周)。按病情的严重情况可分为轻、中、重度。急性结膜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和结膜脓性、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急性结膜炎通常有自限性,病程在2周左右,局部有效治疗可以减轻炎症程度和缩短疾病持续时间,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后, 在几天内痊愈。慢性结膜炎无自限性,治疗较棘手。

1 临床表现 展开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
3 实验检查 展开
4 诊断要点 展开
5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
6 预防 展开
7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
8 诊断依据 展开
9 相关课件 展开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