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发病机制
多数情况下,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是由于9号染色体长臂9q13—21.1上的Frataxin基因内含子区内GAA 三核苷酸扩增突变所致。正常人GAA 重复扩增的次数少于42次, 而Friedreich型共济失调的患者重复扩增的次数或长度达到66~ 1700个拷贝, 形成异常螺旋结构抑制基因的转录。重复扩增的次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重复扩增的次数越多, 症状越重, 发病年龄越早, 大多数的病例重复扩增的次数超过600次。约2% 的病例是由于错义突变引起的。该病的第二个突变部位是在9p23-11。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突变, 最后结果都是导致frataxin蛋白表达水平减少和功能丧失。frataxin是一种线粒体基质蛋白, 可以调节线粒体内铁的内环境, 它的缺乏会导致铁在线粒体中集聚,增加线粒体对氧化应激的敏感性, 通过自由基的释放介导细胞死亡。
病理
脊髓变细, 尤其是胸段,后索、脊髓小脑束和皮质脊髓束变性, 有髓纤维脱失, 胶质细胞增生。背根神经节, 尤其是腰骶段神经节和Clarke柱的神经细胞丢失, 后根变薄。
皮质脊髓束在颅颈交界处以上相对不受累,虽然有时betz细胞的数目可以减少。面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核团的细胞数目减少,小脑齿状核神经细胞有轻到中度减少,小脑中脚和上脚变小。小脑蚓部和下橄榄核处可以见到神经细胞丢失。
许多心肌纤维肥厚变性, 含有铁反应阳性颗粒,伴有纤维性结缔组织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