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男,37岁
【主诉】
于2013年9月14日因“车祸致伤头部后持续头痛恶心3 h”入院。门诊以“创伤性中型颅脑伤、脑挫裂伤(右侧额叶)、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右侧额部)”收治。
【个人史】
个人史当中无饮酒史及服用阿片类药物史。
【体格检查】
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可准确回答医生问题,嗜睡,查体见右侧颞枕部有直径5 cm的帽状腱膜下血肿,体温:38.1℃,心率:87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6/84 mmHg,四肢活动自如,余查体正常。
【辅助检查】
我院急诊头部CT提示:右侧额叶有一直径约为2 cm的脑挫裂伤,双侧蛛网膜下腔可见散在的高密度影,右侧颞部颅骨可见骨折线。
【治疗】
患者收治我科后,予以对症行止血、控制颅脑水肿、镇静、醒脑及神经元保护治疗等。
首次施用盐酸纳美芬(nalmefene)注射液0.5mg静脉注射后患者立即出现严重胸闷、呼吸困难急促、寒战、全身发冷、躁动、口唇颜面及四肢末端皮肤苍白等症状,体温下降至35.5℃,继而出现四肢震颤、麻木等症状,心率波动在110次/min左右,但血压持续波动在正常范围之内。
立即给予吸氧6L/min处理,同时遵嘱予以行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呋塞米10mg静脉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持续静脉滴注,约1h后患者胸闷、呼吸困难、寒战及四肢震颤等临床症状逐渐减轻,皮肤苍白逐渐好转,四肢逐渐变暖,面色红润,体温恢复正常,生命体征稳定。患者住院期间未再出现类似症状,2w后颅内挫裂伤愈合良好,蛛网膜下腔出血完全吸收,并出院康复。出院1月后随访未见异常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