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22岁。
临床表现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后部酸痛不适,做后伸活动后酸痛明显,并放射至肩胛区,夜间明显,无头晕、恶心、耳鸣等症状。
辅助检查入院查体: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颈2~4椎体棘突及右侧椎旁深压痛。颈部活动受限,后伸受限明显,伴有右侧肩胛部牵涉痛。未及包块,右侧臂丛牵拉试验(+)。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感觉运动良好。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摄片示:未见明显异常(图1)。颈椎CT示:颈椎顺列正常,颈3~5椎体及右侧椎弓根、椎弓板骨质密度增高,呈磨玻璃样改变;颈3椎体右侧下关节突见直径约11mm的密度不均的结节,内见多发沙粒样骨化影,周边为环形高密度,间隙不整;骨性椎管无狭窄,黄韧带、后纵韧带未见增厚及骨化,诸椎间隙无明显的椎间盘突出征。所见脊髓外观及密度正常,蛛网膜下腔显示正常(图2)。颈椎MRI示:颈2、3椎体及椎弓根见长T1、长T2信号影,余颈椎椎体、颈椎间小关节外观及信号正常(图3)。
治疗于2014年5月15日在全麻下行“颈3、4椎体后路病灶清除+颈2椎弓根颈3、4侧块内固定术”。术中见颈2~4椎体右侧椎板增生,颈3椎体右侧关节突下缘见大小约11mm球形瘤巢,瘤巢周围明显硬化,内见直径约8mm球形成骨样肿瘤,压迫颈4椎体右侧神经根。术后患者颈肩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病理示:肿瘤见大量排列不规则骨样小梁组织伴有不同程度钙化,骨小梁表明伴有骨母细胞围绕,间质为疏松血管纤维。病理诊断:颈椎骨样骨瘤(图4)。患者于2014年5月17日复查X线摄片示:内固定在位(图5)。患者先后于2014年7月7日和2014年8月7日两次复查X线摄片均提示内固定在位,患者颈部酸痛基本消失,颈部活动良好。
手术颈3、4椎体后路病灶清除+颈2椎弓根颈3、4侧块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