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神经电生理学组. 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3) : 158-166.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20909-01915.通信作者:乔慧,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电生理室,北京100069,Email:hqiao1215@sina.com;陈劲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武汉430071,Email:chenjincao2012@163.com;程宏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合肥230022,Email:hongwei.cheng@ahmu.edu.cn....
第二届河南省心律学青年论坛(The 2nd HeNan Heart Rhythm Youth Forum)尊敬的各位专家: 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发展技术日新月异,地市级医院青年电生理医师也逐年增多,为了促进心律失常理论知识的普及推广,加强介入新技术的规范应用,助力青年电生理医师的快速成长,由河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律失常学组、洛阳市医学会、洛阳市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洛阳市中医学会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心律学组主办,豫西房颤中心联盟、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承办的第二届河南省心律学青年论坛(2...
瞄准前沿技术,哈特瑞姆心脏学苑推出《海外名师讲坛》。首期由德国汉堡大学医院欧阳非凡教授主讲,刘兴鹏教授、施海峰教授、蒋晨阳教授及“锵锵EP七人谈”第二季编写组7位国内知名电生理术者共同参与讨论,讲述脉冲电场消融(PFA) 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未来十年,房颤消融领域最被看好的颠覆式创新技术是哪一项?2019年,心脏电生理行业某著名跨国企业在其一次全球顾问会议上,向3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电生理专家提出了这一问题。专家们纷纷写下心目中排名前三位的创新技术,而让当时与会的哈特瑞姆心脏医疗集团创始人、北京朝阳医院心律失常科主任刘兴鹏教授印象深刻的是:...
9452位心电生理之声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好!首先向各位致敬,非常感激、也非常开心有你们一路的关注和陪伴。这个公众号是2017年创建的,它见证了我从CS到专业培训、从电生理小白到资深从业人员、从强生到惠泰的一路历程。在这5年多的时间,你们的阅读、留言、提问和转发,给我了莫大的鼓舞和动力。正是因为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反馈,我才能够一直坚持做下来。谢谢你们!在这5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在不断地提醒自己做这个号的初心是什么。我想我没有偏航,没有为了阅读量和关注量去牺牲什么,也没有因为身处哪家公司而说一些违心的话,更没有为了一些利润去接推广。我更多的是在做自己认为正确而有价值的事情,分享自己的和别人的经验技巧。我为自己的坚守而开心!...
近日,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在李松森副院长带领下,率先在洛阳地区使用国产自主研发的磁电融合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开展心脏射频消融术。此次手术由谷云飞、薛国华主任完成。术中经患者股静脉置入国产十极、二极标测电极,利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自带的刺激仪功能进行电生理检查,诱发心动过速,经鉴别诊断进一步明确患者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穿刺股动脉逆行途径置入国产磁定位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电极导管进行建模标测,定位旁路位置后进行局部消融,消融后再次电生理检查验证患者再无心动过速发作,手术时间仅1小时,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临床碰到了,一定要提高警惕!要说儿时看过最恐怖的电影,“午夜凶铃”绝对名列前茅(图1),那从井里爬出来的贞子,支配了多少人的噩梦,构成了多少人的心理阴影。而在心律失常界,也有这样一个疾病,它的标签就是夜间、恐怖、猝死,简直具备了恐怖片全部的要素,我们一起去揭开,这个黑夜杀手的神秘面纱。图1:这电影,真的是童年噩梦啊。早年间在东南亚地区,频繁发生民众夜间猝死,猝死前多发生痛苦的呻吟声,且多见于男性,当地人认为是“女鬼索命”,因而很多人晚上会穿上红色或花色的内裤,据说能够辟邪,躲开女鬼的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