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术治愈胆囊癌是比较困难的,并且异常复杂。手术的规模和方式跟分期早晚、扩散范围都有关,可以做的很小,也可以做的很大。早期未扩散时可能只要做一个胆囊清除术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后期则可能要切除一部分肝脏,或者进行淋巴结骨骼化清扫。胆囊癌的手术方式分为以下四种:单纯胆囊切除术:适用于 TNM 分期为 I 期患者。胆囊癌根治切除术:使用 II 期患者。通常需切除部分肝脏。胆囊癌扩大根治术:使用于 III 期和部分 IV 期患者。手术范围大,需同时切除大部分肝脏、胰十二指肠、以及肝脏的部分血管。姑息性手术:此类手术以缓解症状为目的。...
李玉红 许玲芬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消化内科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2,49(1) : 48-51. 《国际儿科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大类锌依赖性内肽酶家族,主要由结缔组织合成,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影响正常组织的再生和重建,参与恶性肿瘤的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是该家族中结构最小的成员,在身体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如甲状腺、乳腺、肺部、消化道、生殖系统、肝胆系统等。近年来,MMP-7在肝胆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MMP-7不仅在肝胆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和侵袭过程中高表达;在肝脏纤维化、胆道闭锁等疾病中也异常升高,甚至可以作为胆道闭锁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点击上方“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可以订阅哦!龚伟教授【引用本文】龚 伟,吴向嵩,杨自逸. 胆囊癌转化治疗模式探索与思考[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42(2):163-166.胆囊癌转化治疗模式探索与思考龚 伟,吴向嵩,杨自逸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42(2):163-166 摘要 胆囊癌病人预后不佳。如何进一步精确评估手术可行性、提高外科根治性手术比例,是改善胆囊癌治疗效果的关键。以病人是否能从外科手术中获益为标准,可将处于局部进展状态而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胆囊癌病人,进一步细分为临界可切除胆囊癌和局部进展期胆囊癌两种类型,并应对局部进展期胆囊癌开展转化治疗。随着综合治疗手段的进步,有望通过系统性治疗联合外科手术的转化治疗模式,提高此类病人的R0切除率,从而改善预后。...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我们总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常常有狂风和恶浪。1一例胆囊结石患者的归宿刚刚上班,科里就来了一位60多岁的男性患者,由家属扶入病房,表情痛苦,手里拿着一叠以前的检查报告单,“医生,赶紧帮我打消炎针,我的胆结石、胆囊炎又发了!”显然,患者应该很熟悉自己的病史,但常规的问诊体检还是必须的!患者因“中上腹胀痛1周”入院,无恶心、呕吐,无发热、黄疸,无胸闷、胸痛,自服消炎利胆片,症状无好转,进行性加重。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多年,近几年来胆囊结石、胆囊炎反复发作;吸烟史30余年,约1包/天,无饮酒史。...
1 病例汇报 患者,女性,68岁,2014年09月体检B超发现胆囊体积增大,形态失常,内可见3.5×5.0cm不规则偏强回声肿物,边界欠清,内回声欠均匀,周边见彩色血流信号,印象胆囊实性占位病变;CT示胆囊壁较明显不规则增厚,见软组织肿块结节突向腔内生长,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与邻近肝实质分界欠清,肝门部多发肿大淋巴结,印象胆囊富血供占位,考虑胆囊癌,肝门部多发淋巴结转移;MRI示胆囊内见范围约4.4cm×4.4cm×6.0cm不规则形等T1等T2软组织团块,抑制扫描为等高混杂信号影。术中送检切除胆囊,于胆囊颈到胆囊体部可见一平坦型肿物,大小为5.5×4×2.5cm,肿物环绕胆囊壁一周,表面破碎,切面灰白色,质中等,浸润胆囊壁全层。免疫组化结果示鳞状细胞癌区域CK5、CK5/6、P40、P63呈阳性表达;腺癌区域CK18、CK19、CK20呈阳性表达;肿瘤细胞增殖指数Ki-67约20%。再次送检部分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标本,十二指肠肠壁浆膜内结节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结合临床病史考虑可能来源于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