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泼尼松≥80mg/天或等效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皮质类固醇所致精神障碍(CIPD)的发病率超过18%。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相比,狼疮患者发生CIPD的风险更高。CIPD与狼疮本身的神经精神症状存在重叠,但情绪症状更多见,尤其是轻躁狂和躁狂。急性CIPD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无共识,目前建议使用抗精神病药快速管理,但这一过程并不总是顺利的。近日发表的一例个案报告中,一名男性狼疮患者在接受类固醇治疗后发生躁狂伴激越,奥氮平对症治疗后躁狂症状的强度及数量不降反升;进一步使用氯硝西泮及氟哌啶醇,症状快速改善,...
医脉通导读本项纳入97项研究,共333个治疗组的meta分析显示,针对急性加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氨磺必利、阿立哌唑、依匹哌唑、卡利拉嗪、氟哌啶醇、卢美哌隆、鲁拉西酮导致体重增加的效应相对温和,而其他抗精神病药的增重效应则相对严重。详见正文。量效关系方面,大部分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鲁拉西酮、利培酮)的剂量与增重效应呈双曲线关系,剂量较高时达到平台而不再显著加剧;阿立哌唑、奥氮平、帕利哌酮的剂量与增重效应的关系呈单调线性增加,在研究剂量下始终未达到平台;喹硫平、齐拉西酮呈钟形曲线,增重效应的峰值出现在中等剂量,高剂量时的增重效应反而较轻。...
医脉通导读本项纳入2,791名患者的研究显示,使用奥氮平口服剂型的患者中,联用丙戊酸(VPA)者的奥氮平血药浓度较未联用者低18%;联用VPA且吸烟的年轻男性患者中,有11%的患者奥氮平血药浓度低于治疗窗。联用VPA对使用奥氮平长效针剂(LAI)患者的血药浓度无显著影响,提示VPA与奥氮平的相互作用可能涉及前系统机制。联用VPA时,使用奥氮平口服剂型者的血药浓度较使用LAI者低32%。作者认为,联用VPA时,口服奥氮平可能需要加量,而由口服换用LAI时则可能需要减量。然而,即便口服更高剂量的奥氮平,绝对血药浓度似乎仍低于未联用VPA时。血药浓度监测有望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医脉通导读本项观察性研究共纳入37,368名真实世界精神分裂症患者,旨在克服随机对照研究的局限性,对常用抗精神病药口服剂型及长效针剂(LAI)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进行比较。研究显示,氯氮平、抗精神病药LAI、抗精神病药多药联用的治疗中断风险显著低于口服奥氮平,而口服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口服利培酮、口服阿立哌唑、口服齐拉西酮、口服喹硫平的治疗中断风险显著高于口服奥氮平。没有一种药物在降低精神科入院风险方面显著优于口服奥氮平,而口服喹硫平显著劣于口服奥氮平。上述结果或可反映真实世界患者对抗精神病药总体接受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