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

疾控提醒:诺如病毒病毒进入高发期!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

近日多地疾控均发布提醒: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开学季,「神兽」归笼,然而,欢乐总是短暂的。才开学几天,上吐、下泻,发热!一人中招,全班「沦陷」。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进入「狂飙」模式,需要警惕!官网截图1小儿腹泻病因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非感染性腹泻与感染性腹泻两类 [1,2]。2诺如和轮状病毒胃肠炎区别特别强调:诺如病毒不挑人。任何年龄段,都是它的攻击目标。潜伏期 [3]:在突然发病前,诺如病毒在身体内一般有 1~2 天的潜伏期(潜伏期最短 12 小时,最长 3 天)。...

丁香园儿科时间 2023-02-28

每天排便几次算正常?大便出现四种症状可能是肠癌征兆,别大意!

每天排便几次算正常?对于很多人而言,宝宝心里的苦,没人了解。最易引起排便次数改变的就是便秘和腹泻,对于便秘的患者而言,每周排便的次数少于3次,同时还伴有明显的排便困难和大便干结,对于腹泻的患者而言,每天排便的次数超过了3次以上,而且粪质稀薄,粪便的含水量超过了85%。对于大多数健康人而言,他们的排便频率是每天1次,而且排便时间会比较固定,往往是在晨起或早餐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晨起后结肠的蠕动能力会增强,正是在肠蠕动的作用下,大便才会一路朝前,最终排出肛门。早餐后出现便意,这得益于胃结肠反射。胃结肠反射是指进食以后胃充盈可以反射性地引起结肠蠕动增加,从而将内容物推向直肠,引起排便反射。...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3-02-20

儿童「阳康」后腹泻?使用抗生素,可能适得其反!

事实证明,即使「阳康」后,一部分患者还会经受「长新冠」症状的影响,如腹泻。一项 Meta 分析,纳入经检索(8 373 项研究,每项研究至少纳入 30 例)后筛选的 21 项研究(共 80 071 例),结果显示,儿童和青少年(0~18 岁)「长新冠」患病率为 25.24%,「长新冠」相关性腹泻患病率为 1.68%(0.63~3.18%,95% CI)...

丁香园儿科时间 2023-02-21

诺如病毒感染进入高发期,如何治疗与预防?

导读近期,多地疾控部门发布提醒,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感染进入高发期。诺如病毒,亦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是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和散发性胃肠炎的病原体。我国每年约有80万人次感染NoV并患病,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15.6%,这表明,我国人群中NoV感染普遍,且存在NoV疫情暴发的潜在风险。NoV有哪些传播途径?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该如何预防与治疗?快来一起看下去吧!...

医脉通抗感染 2023-02-21

警惕新冠后儿童腹泻!指南推荐的这类药物别忽略

儿童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通常不如成人严重,但也有较低比例的新冠患儿有重症、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以及死亡的风险。新冠患儿常表现为呼吸道受累,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新冠患儿出现胃肠道症状(患病率 36.8%「13.9%~62%」)[1]。腹泻和腹痛是急性新冠和儿童特有的、危及生命的感染后并发症——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的主要胃肠道症状。因此,了解新冠患儿腹泻的管理至关重要[1,2]。腹泻是新冠患儿的常见特征,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可能较高...

丁香园儿科时间 2023-02-07

大便不成形,大便次数多怎么处理?(腹泻患者建议收藏)

慢性腹泻的定义: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时习惯(>3次/d),粪质稀薄,含水量增加(>85%),大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一般来说,急性腹泻病程在2~3周内,而慢性腹泻是指病程>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慢性腹泻的分类慢性腹泻的基本病理生理学变化是肠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小或分泌能力增加,导致大便粪质含水量增多,进而导致腹泻。根据腹泻的病理生理类型不同可将腹泻分为...

临床必备: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诊疗要点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指在应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在目前已知的700多种可引起腹泻的药物中,抗生素占25%。本文对AAD的分类、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汇总。分类AAD的发病率因人群及抗生素种类的差异而不同,一般为5%~25%。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按病情不同,可分为单纯腹泻、结肠炎或伪膜性肠炎。单纯腹泻患者仅表现解稀便2~3次/天,持续时间短,没有因腹泻而发生中毒症状。...

医脉通抗感染 2023-01-18

Gut:新冠住院患者,肠易激综合征风险高6倍

网传新冠病毒XBB.1.5会致腹泻等症状,该流言引发网友恐慌导致蒙脱石散脱销,但就目前科学界对XBB.1.5的研究而言,并没有研究指出XBB.1.5更容易导致腹泻。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按照大便的性状将IBS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四种临床类型,我国以腹泻为主型。12月9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胃肠道疾病顶刊" ...

免疫+化疗 12 天,患者每天 8 次排便,咋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两周期用药后患者无诱因出现严重腹泻合并发热,对症支持和激素效果均不明显,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患者的严重腹泻?肠镜检查是否必要?如何鉴别是免疫不良反应还是炎性肠病?病例简介患者男性,64 岁。主因「咳嗽伴消瘦 5 月」就诊于门诊。胸部强化 CT 显示左肺上叶前段肿物(4.8 cm*3.6 cm),前纵隔增大淋巴结(直径约 1.8 cm)。行 CT 引导下肺部肿物穿刺活检术。病理示:肺腺癌。组织学基因检测,无驱动基因阳性突变。骨扫描显示颅骨,右侧第 9 肋骨转移性病变。头部强化核磁,腹部强化 CT 未见明显异常。...

丁香园肿瘤时间 2023-01-10

超全肺癌EGFR靶向药副作用整理!一定收藏!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靶向药物逐渐成为肺癌变成慢性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武器。在亚洲肺癌患者中,最常见的是EGFR小分子靶向药物,一代一代的EGFR靶向药物给许许多多有EGFR突变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但与此同时,所谓“是药三分毒”,靶向药物虽比化疗的副作用减少了许多,但也给患者带来了相应的不良反应,时不时困扰患者,有时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有研究表明,1代靶向药经过肝脏代谢,因此肝损伤发生率更高,而2代靶向药常引起腹泻、皮疹、甲沟炎等副作用,3代靶向药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恶心等,对心脏有一定毒性。...

肿瘤医谈 2023-01-06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