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匐行疹(creeping eruption)又名移动性幼虫疹(migrans)。多见于热带,东南亚不少见,我国东南地区亦有报告。粪中的虫卵孵化成 感染性幼虫时,当人体特别是儿童接触幼虫时,即被其钻入 皮肤而发病。幼虫侵入 皮肤后数小时即出现症状。幼虫在开始局部自觉微痒,亦于皮面,亦有呈条索状者。在皮损处找到猫钩虫)、犬钩虫,猪的颌口虫、马蝇、马胃蝇等的蚴虫,即可确诊。
临床表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虫卵发育成第三期幼虫开始感染人体。幼虫侵入感染化脓,自觉间歇性刺痛或瘙痒,多发生于暴露部位,也可见于臀部、外阴。 可并发Loeffer综合征,肺部暂时性、游走性浸润变化,血中嗜酸细胞可高达51%,痰中可达90%,表现幼虫在肺部移行,并引起机体对蠕虫的一种过敏反应。
实验室检查:血嗜酸粒细胞通常增多。肺部短暂性浸润可借肺部X线检查显示出来。
其他辅助检查:病理:动物幼虫对人体不能适应,在人体内一般不能发育成熟,多停留在幼虫阶段。因此。在人体内无成虫或虫卵可见;同时,幼虫也不能达到其正常寄生的部位,而在移行经过的组织和器官内产生异位性病变。 幼虫在皮肤内通常穴居于粒层或棘层。隧道附近的皮肤内特别是在血管周围有圆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线虫蚴在皮肤内移行位置稍深,但炎性反应基本相同。
【预后】
| 斑丘疹 |多发性针尖样瘀点 |痱疹样皮疹 |匐行疹 |全身皮肤充血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