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机制:
1.大体检查
骨软骨瘤的大小可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位于长管状骨的
骨软骨瘤,其最大径平均为4cm,在扁平骨或不规则骨通常较大,个别报告最大者有40cm。带蒂的
骨软骨瘤呈管状或圆锥形,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其顶端外形不一。无蒂型
骨软骨瘤呈碟状,半球形或菜花状。
肿瘤在切面中显示3层典型结构:
①表层为血管稀少的胶原结缔组织,与周围骨膜衔接,并紧密附着于其下方组织。
②中层为灰蓝色的透明软骨,即软骨帽盖,类似于正常的软骨,一般为几毫米厚,其厚度与病人年龄有关。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骨生长活跃期,软骨厚度可达3cm。而成人有时软骨帽盖完全缺如。这种现象是由于在停止生长后,
肿瘤周围结构对软骨帽盖产生压力及
磨损所致。而在成年人如软骨帽盖超过1cm厚,应考虑
骨软骨瘤恶变的可能。无蒂型
骨软骨瘤,软骨层所占面积较大。
③基层为
肿瘤的主体,含有黄髓的骨松质,与患骨相连。
2.
显微镜检查 主要是检查
骨软骨瘤的软骨帽盖,软骨帽盖的组织学检查类似于骨骺生长板。可见有如下情况:
①在年轻病人
肿瘤生长活跃,可见多数的双核软骨细胞(图1)。
②当
肿瘤生长停止时,软骨细胞停止增殖,并出现退行性变。
③当软骨层偶因生长紊乱时,软骨中可有钙质碎屑沉积。
④当
肿瘤发生恶性变而为
软骨肉瘤时,亦有显著的钙化及骨化,且软骨细胞具有不典型的细胞核。
【病因】
病因:确切病因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