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叠瓦癣(tinea imbricate)又名涡纹癣。本病皮损呈特异性同心环状排列,状如涡纹或叠瓦,故名。
临床表现: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儿童少见。皮损初起为皮色或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环状,表面附有灰白色细薄鳞屑,鳞屑中央破裂分离,外缘粘连,内缘呈向心性游离。当环状损害形成后,中心又复发一褐色小斑,又同样扩大成环状。如是反复发生,环距2mm左右,在原侵入处可形成约10个同心圆鳞屑环,构成特殊的多环形涡纹状或叠瓦状外观(图1)。周围皮肤呈棕红色,自觉瘙痒,时久可因搔抓而致苔癣化,则同心圆皮损可不明显。 躯干臀部多见,时久可扩延于四肢,甚至口唇、甲沟及头皮。但掌跖多不受累,亦不侵犯毛发。与手足癣不同,损害呈对称性分布。 本病发生、发展与季节关系不明显,病程极慢,常多年不愈,且易复发。
实验室检查:鳞屑真菌检查易发现多数纵横交错类关节菌丝。培养时可分离出典型的同心性癣菌。
其他辅助检查:病理组织显示慢性炎症,无特异性。与其他皮肤癣菌不同,叠瓦癣不但侵入表皮角质层,而且侵入棘层,导致两层分离。
【预后】
| 复方苯甲酸酊 |间苯二酚 |苯甲酸 |蛇床子 |水杨酸 |碘化钾 |硝酸咪康唑霜 |薄荷脑 |灰黄霉素 |灰黄霉素 |
| 大量皮肤脱屑 |鳞屑 |皮肤发红 |皮肤花斑样 |皮肤瘙痒 |
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沪ICP备12005625号-1